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估纳米炭示踪早期胃癌(EGC)前哨淋巴结(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价值,探索SLN的分布情况。 方法 45例EGC患者在完成开腹探查后,将1 mL纳米炭混悬液分4~6个位点于肿瘤周围经浆膜下注射,将最先黑染的淋巴结确认为SLN,术后将SLN和清扫的各组淋巴结送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其预测价值。 结果 45例EGC患者中有43例染色成功,检出率为95.6%,总共检出SLN 53枚,平均(1.23±0.53)枚/例。43例染色成功的患者中有11例(25.6%)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有3例(7.0%)患者出现假阴性,其预测胃周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3.0%和72.7%,假阴性率及阴性预测值则分别为27.3%及91.4%。在36例胃窦癌患者中,有23例(63.9%)患者检出的SLN位于第3组。黏膜内癌与黏膜下癌两组比较,肿瘤长径(P=0.042)和淋巴结转移率(P=0.001)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这两组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纳米炭示踪EGC的SLN,染色率、准确性和敏感性高,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胃周淋巴结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将106例慢性阑尾炎行择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比较两组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和临床结局, 结果表明慢性阑尾炎择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满足入选标准并获得知情同意的腹部手术后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新海能混合糖电解质组)60例及对照组(复方电解质葡萄糖组)60例.术后1d开始对实验组患者空腹静脉输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1 000 ml,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复方电解质葡萄糖1 000 ml,连续4d.监测输液后患者血糖、血钙、血镁及血磷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第1、2天输液前血糖均高于术前血糖(P<0.05),但实验组术后第1、2天输液后血糖与输液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钙均略低于术前(P=0.000),但术后第2天则与术前血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20),但实验组术后第1、2天与术前血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2天血镁均低于术前(P<0.05),但实验组术后第1、2天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2天血磷均低于术前(P<0.05),而实验组术后第1天血磷低于术前(P =0.008),但术后第2天则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52).结论 混合糖电解质对血糖影响小,并能够补充血钙、血镁及血磷,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7月70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治疗手段。结果小肠间质瘤患者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胀、血便,腹部包块等。极低风险5例,低风险18例,中风险13例,高风险34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17、DOG1、CD34、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人结蛋白(Desmin)的阳性率分别为95.7%(67/70)、100%(11/11)、51.4%(36/70)、5.7%(4/70)、12.9%(9/70)、60.0%(42/70)、0%(0/70)。治疗上主要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伊马替尼主要用于无法切除,转移或中、高危险度的患者。结论小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表现,发现时往往肿瘤较大、风险度高,选择合理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其检出率,目前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35例E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9例;年龄33~78岁,平均56岁。病程5 d~8个月,平均2个月。临床表现主要有腹部不适、腹痛及腹部包块等。均在术前行CT或腹部增强CT等检查发现病灶,其中位于系膜16例,网膜15例,腹膜后4例。35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均由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诊,肿瘤标本镜下均以梭形细胞为主;极低危险、低危险、中危险、高危险患者分别为0、3、0、3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DOG-1、骨髓干细胞抗原(CD34)、酸性钙结合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1.4%(32/35)、100%(3/3)、71.4%(25/35)、8.6%(3/35)、22.9%(8/35)、0%(0/35)。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9~96个月,平均46个月。8例出现进展,7例病情稳定。结论 EGIST发现时往往体积较大,预后较差,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手段,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21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上腹胀、血便、腹部包块等.术中见肿瘤位于贲门部、胃底、胃体及幽门部分别为24例(11.0%)、103例(47.5%)、59例(27.2%)和31例(14.3%).所有患者的肿瘤均于内镜下剥除或行手术切除,术后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属极低危险度、低危险度、中危险度及高危险度患者分别为56例(25.8%)、67例(30.9%)、41例(18.9%)和53例(24.4%).术后1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52个月,平均35个月.获得随访的35例高危险度患者中,服用伊马替尼者19例,2例进展;未服用者16例,9例进展,服用伊马替尼者病情进展的比例较低(x2=8.426,P=0.004).在11例病情进展患者中,局部复发4例、复发合并腹腔多处转移1例、肱骨转移1例、肝转移合并腹腔转移1例、肝转移4例.结论 胃间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伊马替尼可改善高危险度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病例1女,46岁,因“全腹痛3月,加重12h”于2011年4月27日就诊。查体:左上腹有轻微压痛,可扪及包块。腹部增强CT示:左侧脾胃间隙见一大小约9.6cmx6.9cm包块,密度不均,内缘紧邻胃大弯侧,下缘紧邻胰腺前缘,后外方见脾血管影,动脉期病灶内见滋养血管影,间质源性肿瘤?见图1。初步诊断:左上腹包块,胃胃肠间质瘤(GIST)破裂?于5月5日行胃巨大GIST及胃壁部分切除术。术中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伊马替尼治疗晚期、高危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73例GIST患者资料,其中晚期患者73例,高危患者100例,分别比较两类患者中服用伊马替尼患者与未服药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73例晚期患者平均随访31(6~66)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其中服用伊马替尼患者总生存期(OS)明显长于未服用伊马替尼患者(1年OS:100.0%vs.78.6%,2年OS:93.1%vs.26.1%;HR=0.040,95%CI=0.011~0.152,P=0.000)。100例高危患者平均随访45(6~73)个月;亚组分析示,其中术后服用伊马替尼1年患者较未服药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明显延长(3年RFS:66.7%vs.38.5%;HR=0.341,95%CI=0.134~0.868,P=0.024),而服用伊马替尼2年患者较服用伊马替尼1年患者RFS也明显提高(1年RFS:100.0%vs.100.0%,2年RFS:100.0%vs.88.9%,3年RFS:91.7%vs.66.7%;HR=0.108,95%CI=0.015~0.778,P=0.027);5例术后服用3年伊马替尼患者3年RFS为100.0%。服用伊马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浮肿、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等,以1~2级为主。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晚期、高危GIST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高危患者术后建议至少服用3年伊马替尼,但是否延长服药年限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5例十二指肠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临床上均无特异性症状,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水平部及升部分别为2例、11例、8例和4例。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危险者分别为2例、7例、6例和10例。均予以手术切除.其中1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0例行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2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2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18例患者随访16—39个月,期间有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8、30和35个月复发。结论十二指肠GIST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手术完整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管状胃在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经腹近端胃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确诊为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72例患者分为两组,完成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组(38例)行传统食管-残胃吻合,管状胃组(34例)则行食管-管状残胃吻合。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出现胃食管返流症状的患者有12例(31.6%),而管状胃组中仅有4例(11.8%)(P=0.043)。术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患有返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在传统组中有9例(23.7%),管状胃组中有2例(5.9%)(P=0.036)。结论近端胃切除后食管-管状胃吻合,可以减少术后胃食管返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