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1829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052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系膜恶性间质瘤较罕见,现将我院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肠系膜恶性间质瘤报告如下。患者男,9岁。因发现腹部包块40 d入院,患者时而感到腹部隐痛。查体:腹壁柔软,腹部触及一肿块约10 cm×15 cm大小,边界清楚,可移动,无压痛和反跳痛。腹部超声报告:腹部实性占位性病变。CT检查:自胰腺下方至膀胱上缘见一直径约14 cm×9.1 cm巨大肿物,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有片状低密度坏死区。肿物实质部分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CT值为54.9 HU、109.8 HU和106.1 HU,增强后肿块实质呈明显团絮状强化。肿块周围肠管受压、移位(图1,2)。CT诊断:腹腔内平…  相似文献   
2.
半月板修复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 ,随着对半月板功能及半月板损伤修复机制的深入研究 ,以及关节镜技术的迅速发展 ,近二十年来 ,半月板损伤的修复取得了明显进展。1 历史早在 1885年Annandale就报告首例缝合修复内侧半月板损伤[1] ,但并未得到广泛重视 ,修复半月板的方法也未能推广。虽然King于 1936年进行实验研究 ,发现半月板周边与滑膜相连的部分破裂 ,可以获得良好的愈合[2 ] ,但直至 2 0世纪 6 0年代 ,半月板全部切除仍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唯一方法 ,人们认为半月板撕裂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半月板无修复能力 ,而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前及住院期间卒中各危险因素的干预状况,发现临床实践与证据之间的差距,提高临床医生对卒中一级预防的认识,指导今后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调查为横断面调查研究,回顾性调查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前及住院期间对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情况。结果 被调查的患者中,入院前有46.7%的患者有高血压;36.0%的患者有吸烟史;19.8%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0.6%的患者有心房颤动;23.4%的患者有脂代谢异常。出院前有56.9%的患者被诊断高血压;81.4%的患者存在脂代谢异常。入院前与出院前对血压的药物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5.6%及80.0%,P >0.05);入院前后的降脂治疗(分别为25.6%及69.1%,P <0.01)及降糖治疗(分别为82.0%及97.6%,P <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院前对危险因素干预的达标率较低,应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及临床医生对卒中一级预防的认识,提高卒中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FAP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31例的诊治经验,对收治的31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根据腹腔内压力、腹腔室隔综合征分型,以及早期(发病后3d内)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31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13例行非手术治疗,其中轻度腹腔室隔综合征者5例(死亡1例),中、重度8例(死亡4例);3d内早期手术治疗18例,其中轻度腹腔室隔综合征者5例(死亡2例),中、重度13例(死亡4例)。当腹腔内压力〉21mmHg时,早期手术治疗组死亡人数明显低于早期非手术治疗组(P〈0.05)。根据ACS分型,Ⅰ型非手术治疗5例(死亡2例),Ⅱ型非手术治疗4例(死亡2例),Ⅲ型非手术治疗4例(死亡2例);Ⅰ型手术治疗9例(死亡2例),Ⅱ型4例(死亡2例),Ⅲ型5例(死亡2例)。Ⅰ型手术治疗组死亡人数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Ⅱ、Ⅲ型两组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死亡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腹腔内压力〉21mmHg,且CT提示为Ⅰ型ACS的FAP患者,宜尽早行有效的腹腔减压引流;而对于腹腔内压力〉21mmHg,CT提示为Ⅱ、Ⅲ型ACS的FAP患者,早期手术减压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成人原发性腹膜炎多见于女性,临床上易误诊。我们从1986年1月至1988年10月,共收治本病20例,其中9例误诊,占45%。现分析和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已婚女性,年龄最小23岁,最大62岁,平均33岁,其中19例为育龄妇女。本组20例中入院时误诊9例,其中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穿孔3例,继发性腹膜炎2例,上消化道穿孔1例,急性盆腔炎1例,急性肠炎1例,宫外孕1例;经手术探查纠正原诊断7例,经腹腔穿刺涂片确诊2例。  相似文献   
6.
菌种保存,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五一节,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多年来,我们一直探索菌种的保存方法,综合吸取其他实验室的先进方法,并加以改进,得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晚清镇江名医蒋宝素先生,同治十二年谢世,至1973年已届百周年。只缘适处“十年动乱”,致使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不得不在悄无声息中度过。直至九十年代初,方由省医史研究会顾问朱良春、沙一鸥两位前辈,率先倡议——拟于1993年第六次省医史学术会议期间,一并举行蒋氏学术讨论会;又假《江苏中医》一隅,吁请省内外吾道之有心人,共同征集蒋氏遗文遗物和探访其后裔传人,以纪念宝素先生辞世120周年,和缅怀先贤业绩、启迪后人奋进。现该项倡议已得到广泛响应和多方参与。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几年随着导管技术的不断成熟,可脱球囊栓塞技术使CCF的治疗成为可能,其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创伤及危险性小,但术后的并发症需引起重视[1],特别是术后复发的问题。本文就南京军区总院1990年1月至2003年7月收治的62例CCF患者行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及并发症和术后复发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创伤性CCF患者62例,男50例、女12例;年龄17~70岁,病史0.5~10年;1个瘘口59例、2个瘘口3例;临床表现为搏动性突眼、球结膜及睑结膜水肿或外翻61例,单纯突眼3例,外展障碍及…  相似文献   
9.
Ras基因突变发生于胰腺癌、大肠癌和多种恶性肿瘤,其中胰腺癌的突变率可高达90%以上.胰腺和胰周其它肿瘤的K-ras突变率很低,其突变方式与胰腺癌也不一致.胰腺炎症组织不发生K-ras突变.故细针经皮胰腺组织穿刺的基因诊断为胰腺手术提供了更多信息.大肠癌的K-ras基因突变率约为50%.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病人粪便中的DNA后发现K-ras突变率近似肿瘤组织,而且突变的方式一致.因此,检测粪便中的Ras基因有助于发现早期大肠癌肿.  相似文献   
10.
乳管内窥镜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乳管内窥镜(FDS)对乳腺导管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FDS检查的548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8例乳头溢液病例中,FDS下诊断为乳管炎59例(10.8%),乳腺导管扩张症117例(21.4%),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乳管炎185例(33.4%),乳管内乳头状瘤159例(29.0%),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2例(2.2%),乳腺癌16例(2.9%)。135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91例在FDS定位下行肿瘤切除或区段切除手术(甲组),44例按常规经溢液乳管内注射染料美蓝后再行选择性区段切除(乙组)。甲组术后FDS诊断符合率97.8%(89/91)明显高于乙组的86.4%(38/44)(χ2=6.96,P=0.008)。结论FDS不仅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可靠方法,而且可以帮助手术中定位切除乳腺导管内新生物。FDS定位下手术能够避免盲目性,为病灶的切除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