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院专利管理对于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医院科技研发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并防范专利侵权风险。目前中医院专利管理存在专利申请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衡、专利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中医院评价体系中缺乏专利指标、中药行政管理制度限制了专利中药推广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建立有效的专利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完善医院和医务人员评价中的专利指标、激励专利申请和转化、建立防范机制预防专利侵权风险等措施提高专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临床角度寻找延长肝癌术后无病生存期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病例选择78例均有乙肝病史,接受过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均行2~3次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将可能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无病生存期的观察指标包括性别、年龄、酗酒史、乙肝病毒控制情况、Child-Pugh分级、门静脉癌栓、术前甲胎蛋白值、肿瘤直径、血管是否侵犯、切缘距离、中医中药治疗等,用Cox模型分析各因素与无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年纪稍大、乙肝病毒控制良好、Child-PughA级、无门静脉癌栓、原发肿瘤越小、无血管侵犯、术后行中药软肝利胆汤治疗,且服中药时间长均可延长肝癌术后无病生存期.结论 肝癌术后坚持服用中药软肝利胆汤有助于 预防复发转移,对延长肝癌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7年Huscher[1]等完成了首例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因其良好的美容效果获得了认可.我院2004年7月至2006年9月采用胸骨前入路完成腔镜下甲状腺手术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对脓毒症大鼠血清一氧化氮 (NO)及肠粘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影响。方法应用盲肠结扎打孔法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假手术组、脓毒症组、T3预防组及T3治疗组。术后 2 4h检测血清NO及甲状腺激素浓度 ,取末端回肠HE染色以判断组织损伤程度 ,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粘膜中iNOS的表达。结果T3预防组动物死亡率较脓毒症组低 (LogRank检验值 =3 85 ,P <0 0 5 ) ,血清NO浓度降低 (F =19 6 ,P <0 0 1) ,肠粘膜损伤程度减轻 (χ2 =5 30 3,P <0 0 5 ) ,肠粘膜上皮细胞iNOS的表达明显下降(χ2 =4 876 ,P <0 0 5 )。结论脓毒症时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对肠粘膜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12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应用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Ligasure),行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12例均在处理脾蒂前夹闭脾动脉,其中10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7例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2例中转开腹.1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0~300 min,平均210min;术中失血200~1000ml,平均480ml;术后住院时间8~15 d,平均9d;术后发生少量(<300 ml)胸腔积液2例,少量(<300 ml)腹水2例,轻度(<10 ml/d)胰瘘1例,均未作特殊处理,带管出院后1个月好转拔管,无死亡病例.1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4~20个月),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 用超声刀预夹闭脾动脉,联合应用超声刀和Ligasure进行二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是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成功的关键技术要领,该技术安全、有效、微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114���󳦰��������г�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研究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至2000年9月施行肝切除术的114例大肝癌病例。结果 大肝癌手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小肝癌显著高,两两组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时、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1996-2000年所施行的大肝癌手术切除较1990-1995年而言,术中输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有明显下降。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是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较前已有明显进步。只要术前准确判断肝脏储备功能及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大肝癌的切除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意外发现的早期胆囊癌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意外发现的胆囊癌早期诊断与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993年1月至2003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胆囊癌属意外发现的早期胆囊癌的诊治经验。结果9例属手术意外发现,开腹手术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或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为早期胆囊癌(NevinⅡ期)。7例于术中施行了标准的根治术,2例术后确诊再行根治。结论早期胆囊癌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对可疑者做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意外发现早期胆囊癌;一旦确诊即予施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8.
TSP-1和VEGF在肝细胞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反应蛋白 1(TSP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平衡在肝细胞 癌(HCC)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7例HCC及其癌旁肝 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TSP 1、VEGF和CD34的表达情况,研究TSP 1和VEGF的表达与HCC 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37例HCC中TSP 1阳性率为62.2%(23/37),低 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HCC中VEGF的阳性率为97.3%(36/37),高于相 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有镜下静脉浸润的HCC组织中TSP 1的表达低于无镜 下静脉浸润者,而VEGF的表达则高于无镜下静脉浸润者(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CC中 VEGF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333,P<0.05),而TSP 1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 则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0.393,P<0.05)。结论 TSP 1低表达与VEGF过表达之间的 不平衡性是决定HCC组织中新生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大肝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大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 10年施行手术切除的 78例大肝癌的资料 ,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 2 7例小肝癌进行比较。结果 大肝癌组施行的手术切除范围、术中失血量显著大于小肝癌组 ,手术时间亦明显长于小肝癌 ,因而并发症率也高 (P <0 .0 5 ) ,但两组间的死亡率并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大肝癌应积极地进行手术切除。经过仔细地选择病例 ,手术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例肺动脉内异物致肺栓塞伴急性免疫性溶血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转归,并进行相关文献分析及讨论。本例患者为36岁,男性,因“咳嗽伴痰中带血10天”入院,有α型地中海贫血病史及输血史。血清鉴定出抗-Ec及抗-JKa不规则抗体,CT肺动脉造影提示左肺上叶肺动脉走行区细条状稍高密度影,伴远端新见积气,异物待排。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差,后经输注交叉配血阴性的供者红细胞,联合血浆置换术,为手术创造了条件,行胸腔镜左肺动脉异物取出术,使疾病获得良好转归。在临床上遇到地中海贫血患者出现交叉配血不合急性免疫性溶血,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尤为重要。对于使用糖皮质激素、红细胞输注疗效欠佳者,及时启动血浆置换或联合利妥昔单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