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85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MAP)、中重症组(MSAP)及重症组(SAP),患者入院24 h内行血常规、尿素氮、血糖、血钙等检查,收集红细胞分布宽度并行BISAP评分,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三组数据间的统计学差异,同时绘制RDW联合BISAP评分预测AP病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轻症组、中重症组和重症型BISAP评分、红细胞分布宽度均依次升高,三组RDW、BISA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BISAP评分呈正相关(r=0.384,P0.01)。BISAP评分、RDW联合BISAP评分预测AP病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94,敏感性分别为77.3%、95.5%,特异性分别为85.3%、76.5%。结论:随AP患者病情加重,其BISAP评分及RDW均升高,二者联合有助于预测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ADV)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2例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A、B两组,每组各61例.A组采用LAM联合ADV方案治疗,B组采用ETV单一用药方案治疗,疗程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T1)、6个月(T2)、12个月(T3)和24个月(T4)时段的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下降值及HBV-DNA<103 copies/ml比率等病毒学应答情况,记录其T1~T4时段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等指标变化,分析两组患者病毒突破及病毒耐药发生差异.结果 ①T1~T4各时段内两组患者HBV-DNA下降值及HBV-DNA<103 copies/ml比率等病毒学应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2~T4时段时,两组患者上述两项病毒学应答指标均较T1时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1~T4各时段内,两组患者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时段内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段时,两组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及ALT复常率均较T1时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持续治疗24个月后,A组未见病毒突破及病毒耐药发生,B组累计发生病毒学突破5例,其中4例检测到耐药基因变异点,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予以LAM联合ADV方案,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其HBeAg血清转换率、降低乙肝病毒载量,病毒突破及病毒耐药风险较低,于患者预后提升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在普通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时血清HBsAg定量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均予普通干扰素α-2b(凯因益生)500万IU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24~52周,每12周随访1次,每次随访检查ALT、AST(正常值上限为40 IU/L)、HBsAg以及HBV DNA定量(检测下限为1 000 copies/mL)。结果治疗有效组中HBsAg定量于治疗12周时与基线水平比较下降明显,治疗24周时仍有下降。治疗无效组HBsAg定量于治疗24周时与基线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水平的快速下降是治疗结束后患者病情稳定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方法并对检测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基因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明确分型的143株HBV全序列,设计特异的组合引物探针,建立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同时检测HBVDNA、HBV-M。结果 (1)128例标本中B型检出率为20.3%(26/128),C型占71.9%(92/128),D型占7.8%(10/128);18株HBV克隆标本S基因测序结果与本分型法完全一致。(2)男性与女性的HBV基因型构成比无明显差异(P=0.561)。B型与C型比较,C基因型HBVDNA含量(P〈0.05)和HBeAg阳性率(P〈0.01)明显高于B基因型。基因型B具有更高的HBeAb水平(P〈0.05)。结论 (1)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HBV基因分型法能够简便、灵敏、快速、准确地鉴定HBV基因型。(2)HBV基因型主要以C型为主,其次为B型、D型。在CHB患者中,性别不是基因型构成差别的因素,C基因型易引起较重的肝脏病变,B型易发生免疫逃逸,致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新的角度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炎症活动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情况,了解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在CHB发病机制中的状态及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T淋巴细胞受体(TCR)β链V区基因各家族(BV),并采用免疫指纹技术(immunoscope)对4名健康献血员及8例处于炎症活动期CHB患者外周血TCR BV家族基因的优势利用情况及克隆性增生T淋巴细胞β链互补决定区3(CDR3)序列进行分析。结果4名健康献血员外周血T淋巴细胞TCR BV家族CDR3谱型均呈正态分布,而8例CHB患者均出现一个或多个TCR BV家族单克隆或寡克隆性增生。对克隆性增生T淋巴细胞β链CDR3区序列测定证实存在不同的CDR3序列。结论CHB活动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存在明显克隆性增生,进一步提示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可能参与CHB的发病过程,且可能有多个病毒抗原表位参与了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YMDD变异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发生的情况.方法对我科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2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检测肝功能和HBV病毒学指标,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YMDD变异,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BV DNA定量以及利用Abbott试剂检测HBV标志物,对比分析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中YMDD变异的发生情况.结果247例患者中共有42例出现YMDD变异,YMDD变异的累积发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年增加.与治疗前HBeAg阴性患者相比,治疗前HBeAg阳性患者YMDD变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前HBeAg阴性患者.结论HBeAg阳性患者YMDD变异年累积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肝理脾合剂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3例在护肝的基础上加用疏肝理脾合剂治疗,对照组62例在护肝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相似,但在症状改善方面尤其在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不调和降低总胆红素等方面疏肝理脾合剂均优于复方鳖甲软肝片(P0.05)。结论:疏肝理脾合剂具有降低肝脏纤维化活动、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和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肝硬化进程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灰质异位与血管畸形均属颅脑先天发育异常疾病,但两者并存在CT诊断中罕见.现报告1例.患者男,10岁,间断性左肢抽搐2月余,每次持续2~3秒.多于晨起后伴头晕,无意识丧失,过后感左肢明显无力,1~2日后恢复正常.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1临床诊断:癫痫.CT扫描;平扫右顶叶皮层内一纽曲条索状高密影,CT值46Hu,增强后呈均匀一致性强化,CT值75Hu,其周围可见度质呈条带状突入白质内,增强后与正常在质同等强化(附图).CT诊断:1、右顶叶脑灰质异位。2、右顶叶脑血管畸形。手术;右顶叶局限性蛛网膜增厚。其下方为一束增厚之血…  相似文献   
9.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3例纵隔肿瘤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行全上腔静脉置换术,根据3D-CTBA重建影像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规划,确定上腔静脉、左无名静脉、右无名静脉的形态、直径、受累范围和纵隔病灶的大小、部位。充分术前准备,麻醉干预。按照3D-CTBA重建结果,术中精准分离肿瘤周围组织,切除被侵组织肿瘤病灶和受累的上腔静脉、左无名静脉、右无名静脉部分。完整切除纵隔肿瘤,应用合适材料(人工血管、自体心包)行上腔静脉、左无名静脉、右无名静脉血管吻合重建。平均病灶直径7.5 cm,平均手术时间306 min,平均术中出血183 ml。术后病理诊断侵袭性胸腺瘤2例,胸腺癌1例。3例患者上腔静脉梗阻症状均得到改善,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至今均生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