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22(USP22)作用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氟尿嘧啶(5-Fu)处理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建立耐药细胞株HT-29/5-Fu;构建USP22 siRNA稳定表达细胞株(表示为HT-29-sh USP22、HT-29/5-Fu-sh USP22)。CCK-8法检测HT-29/5-Fu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抑制USP22表达后结直肠癌细胞对5-Fu敏感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质量浓度5-Fu诱导下HT-29细胞中USP22蛋白表达,HT-29和HT-29/5-Fu细胞中USP2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以及抑制USP22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USP22、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结果(1)HT-29与HT-29/5-Fu细胞对5-Fu的IC50值分别为(1.58±0.23)mg/L和(14.58±0.94)mg/L,其中HT-29/5-Fu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显著下降(n=6,t=8.476,P<0.01)。(2)在0.5、5.0 mg/L的5-Fu诱导后,HT-29细胞内USP22蛋白表达水平(USP22/β-actin)显著升高(0.5 mg/L vs 0 mg/L:t=7.618,P<0.05;5.0 mg/L vs 0 mg/L:t=6.992,P<0.05)。HT-29/5-Fu组中USP22蛋白表达水平为0.92±0.11,显著高于HT-29组的0.18±0.06(t=7.618,P<0.05)。(3)HT-29-sh USP22组对5-Fu的IC50为(0.25±0.23)mg/L,显著低于HT-29组(t=6.662,P<0.01)。HT-29/5-Fu-sh USP22组对5-Fu的IC50为(1.36±0.14)mg/L,显著低于HT-29/5-Fu组(t=7.002,P<0.01),但与HT-29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6,P>0.05),抑制USP22表达可增强结直肠癌细胞HT-29对5-Fu的敏感性。(4)HT-29-sh USP22组的USP22蛋白表达水平为0.07±0.01,与HT-29组相比下调(t=7.105,P<0.01)。HT-29/5-Fu-sh USP22组的USP22蛋白表达水平为0.33±0.02,与HT-29/5-Fu组相比,USP2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t=6.153,P<0.01)。HT-29-sh USP22、HT-29/5-Fu-sh USP22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与相应对照组HT-29、HT-29/5-Fu相比显著下调(HT-29-sh USP22 vs HT-29:t=8.823,P<0.01;HT-29/5-Fu-sh USP22 vs HT-29/5-Fu:t=7.656,P<0.01)。 结论5-Fu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USP22表达增高。抑制USP22表达可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药物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有效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耐药。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是其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肿瘤的高复发率显著降低了长期存活率。微血管侵犯(MVI)可预测术后肿瘤复发的风险,是肝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如何制定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MVI的肝细胞癌病人的术后抗复发措施,以及应用预测模型指导外科治疗方法的个体化选择,明确复发预防重点对象,提高抗复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对不同甲胎蛋白(AFP)水平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8年1月4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因肝细胞癌首次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3 791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以400 ng/mL为术前AFP水平的截断值,32 U/mL为术前CA19-9水平的截断值,将患者分为双阳性组(DP组)、CA19-9单阳性组[SP(CA19-9)组]、AFP单阳性组[SP(AFP)组]和双阴性组(DN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肿瘤学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各组患者的总生存(OS)和无瘤生存(DFS)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4组患者有不同的肿瘤学特征。与DN组相比,SP(AFP)组、DP组患者的肿瘤最大径更大、病理EdmondsonSteiner分级为Ⅲ~Ⅳ级的比例和微血管侵犯(MVI)发生率更高(P<0.01),且DP组患者的多发肿瘤比例更高(P<0.05);而SP(CA19-9)组患者的肿瘤最大径更小(P<0.05),多发肿瘤的比例更高(P<0.01)。按DN组、SP(CA19-9)组、SP(AFP)组与DP组的顺序,患者的1年、3年和5年OS率均依次降低(P均<0.01);DN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DFS率最高(P<0.01),DP组最低(P<0.01),SP(CA19-9)组与SP(AF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AFP水平分层分析结果表明,CA19-9<32 U/mL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OS率及DFS率均高于CA19-9≥32 U/mL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400 ng/mL、CA19-9≥32 U/mL、术中出血≥600 mL、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多发、肿瘤包膜缺如、MVI、Edmondson-Steiner分级为Ⅲ~Ⅳ级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AFP≥400 ng/mL、CA19-9≥32 U/mL、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多发、肿瘤包膜缺如、MVI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血清AFP≥400 ng/mL和CA19-9≥32 U/mL均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OS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不同术前AFP水平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前CA19-9水平是进一步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代结直肠癌类器官中WNT通路的功能和分子机制TOPFlash报告基因系统的变化,以期为研究干预WNT通路靶点治疗原代结直肠癌提供新思考方向。方法收集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活检标本,对肿瘤组织进行体外3D建模,使用PORCN抑制剂LGK974处理结直肠癌类器官,通过相应检测方法测定类器官WNT蛋白水平变化、WNT通路激活情况,通过TOPFlash报告基因系统研究LGK974对WNT通路的作用。结果肿瘤组织中的WNT3、Lgr5与Ascl2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LGK974处理可明显抑制结直肠癌类器官的生长,处理前后类器官面积分别是(10.00±1.32)×104 m2,(2.96±0.60)×104 m2。相比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AXIN蛋白表达量下降,β-链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 WNT通路激活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抑制Porcupine蛋白可阻断WNT通路,阻断WNT通路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这或可成为抗结直肠癌的新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