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红细胞相关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慢性血液透析(HD)病人铁缺乏中的变化,及时调整铁剂的用量。方法:观察组30例,每例每周2-3次HD,每次4-5h,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口服或肌注铁剂,用药4,8,12及16周,测定Hb,HCT(压积红细胞),SF(铁蛋白),SI(血清铁),MCV,RDW数值,与停用铁剂作对照组比较,每4周测定上述指标1次。结果:铁缺乏程度与Hb,HCT,SF,SI,MCV呈正相关,与RDW呈负相关,RDW在缺铁性贫血改善时,范围是缩窄的,而随缺铁程度呈增宽趋势,而且出现时间早,敏感性强。结论:血液分析仪参数MCV,RDW可直接作为慢性HD病人铁缺乏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汕头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6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普通血液透析(HD)、透析+血液透析滤过(HD+HDF)、透析+血液灌流(HD+HP),...  相似文献   
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共5例,男1例,女4例,年龄31~67岁,平均(54.4±14.15)岁.5例患者均为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4例,1型糖尿病患者1例,糖尿病史1~10年.其中发病前口服降糖灵(苯乙双胍) 3例,口服二甲双胍2例;合并肾衰竭4例,肝衰竭1例.4例患者以恶心、呕吐、气促为主要症状入院 (起病1~2d入院),另1例患者突发不省人事6h院.入院体查3例患者血压<90/60mmHg;3例患者意识模糊;5例患者均为深大呼吸;3例有脱水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生存状况,分析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生存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的MHD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转归,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应用R语言的survminer、survival、rms、survival ROC数据包构建并检验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DynNom数据包及DNbuilder函数生成在线动态列线图。结果 共纳入370例MHD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血管通路、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 lymphocytes ratio,NLR)、血清白蛋白。据Cox回归分析结果构建MHD患者的生存预后风险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03(95%CI:0.6589~0.7471),1年、2年、3年生存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42、0.734、0.737。结论 基于年龄、糖尿病、血管通路、NLR、血清白蛋白五个变量构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置换液量血液透析滤过(HDF)对血透患者β2-MG、iPTH的清除效果。方法将30例透龄〉6个月血透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各10例,A、B两组接受每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每周2次血液透析(HD)治疗,A组置换液量为10—14.9L,B组置换液量为15-20L,c组接受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连续观察5个月,比较三组病人实验前后血p2-MG、iPTH浓度的变化,观察病人皮肤瘙痒的改善情况。结果A、B两组实验后血β2-MG、iPTH均有下降,皮肤瘙痒也有改善,以B组改变最明显(P〈0.05)。而C组实验前后iPTH浓度有轻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2-MG浓度有轻度升高。结论增加置换液量可以提高HDF治疗对血透患者β2-MG、iPTH的清除效果,并明显改善病人皮肤瘙痒症状,HDF治疗清除β2-MG、iPTH的效果优于HD。  相似文献   
6.
改良穿刺法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使用改良穿刺法对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效果。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动脉端离心方向穿刺法,两组患者静脉端均为向心方向穿刺。观察两组内瘘并发症包括动脉瘤、内瘘狭窄、内瘘阻塞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种穿刺方式的透析效率包括尿素氮及肌酐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影响透析效率。结论 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能保证透析效率,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A型中性大孔树脂血液灌流技术联合传统方法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ASOP)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ASOP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26例及对照组22例,两组病例均按传统经典方法急救,灌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应用HA型中性大孔树脂血液灌流技术进行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意识障碍改善时间、阿托品用量、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与病死率.结果:灌流组在意识障碍改善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P>0.05),病死率比对照组低(P>0.05),治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HA型中性大孔树脂血液灌流技术联合传统方法抢救ASOP疗效显著,是抢救ASOP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并低血压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绪城 《广州医药》2001,32(3):45-46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于血液透析并低血压中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2 0 0例次血液透析并低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生脉注射液加 5 0 %葡萄糖静脉推注 ,对照组则用 0 9%生理盐水或 2 0 %人体白蛋白或新鲜血快速静脉滴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例血压之变化 ,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在血压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且副作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生脉注射液加高渗葡萄糖在血液透析并低血压之治疗中疗效确切 ,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2种穿刺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影响,探讨科学的内瘘穿刺法。方法将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观察组26例患者内瘘采用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26例患者内瘘采用动脉端离心方向穿刺法,比较2种穿刺方式的透析效率有无差异及2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种穿刺方式的透析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能保证透析效率,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可选择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E包被膜透析器抗氧化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氧化应激是机体促氧化与抗氧化能力失平衡、促氧化因素占优势的一种病理状态。它对机体的危害作用主要表现为:脂质过氧化、破坏蛋白质和损伤核酸及破坏碳水化合物。氧化应激不仅参与慢性肾衰竭的发生与发展,还是慢性肾衰竭尤其是规律血液透析患某些严重并发症的重要致病因素。随着透析疗法的不断进步,规律透析患的生存时间已逐渐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