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髌骨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文献报道约占全身骨折的1.05%[1].髌骨骨折移位严重者, 非手术治疗疗效欠佳, 一般均采用手术治疗.对收治该类患者186例, 根据骨折移位具体情况, 选择几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 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进行斜T形钢板内固定,其中2例骨缺损同时植骨.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脱出等并发症,优20例,良9例,总体优良率90.7%.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通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配合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02年-05年间共治疗前臂开放性粉碎性骨折41例,其中采用内固定同时加用植骨办法治疗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脊柱胸腰段及腰椎骨折合并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是近年来脊柱固定方法的一个明显进展.由于其风险系数相对较大, 关键环节要求操作技术精确[1], 致使未能广泛开展该项手术.通过对112例该患者的手术治疗, 经过随访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建立股骨颈骨折移位程度的CT评估方法。方法通过对93例股骨颈折CT影像资料地分析,确定测量三个指标即远端骨折片轴线夹角,远近端骨折线长度差值以及远近端骨折线重叠程度,分别反映骨折的成角移位,旋转和纵向移位以及侧方移位。对所有CT测量值进行量化评分,依据评分值对所有病例的移位程度做出评估及分组,对所有CT测量值进行量化评分,依据评分值对所有病例的移位程度做出评估及分组,分别为无移位组(0~1)分,轻度移位组(2~4分),中度移位组(5~8分)和重度移位组(〉8分)四个组别。并对各组中CT评估的骨折移位程度与相应的Garden分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3例中无移位组11例,轻度移位组22例,中度移位组35例,重度移位组25例。16例GardenI,II型患者中,11例评分为0分,为真正的无移位骨折,5例评分分别为2和1分,有轻度移位。77例GardenIII,IV型患者中,轻度移位组17例,中度移位组35例,重度移位组25例。结论 CT影像资料更准确全面地评估股骨颈骨折的真实移位程度。  相似文献   
6.
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边缘安全距离的几何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几何学模型探讨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边缘的安全距离,以避免内固定物穿出股骨头.方法 把股骨头作为一个球体处理,正、侧位投影所得为两个平面圆形影像.平面圆形影像所代表的空间结构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圆柱体,两者的公共部分即为正、侧位影像所代表的空间区域.分析股骨头的正、侧位投影所得的二维影像与其三维空间结构的几何关系,通过两者立体结构及体积的比较,计算为确保内固定物位于股骨头内所要求的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边缘的安全距离.结果 股骨头的二维正、侧位影像所构成的空间结构为一个外切于股骨头球体的牟合方盖,其与股骨头球体的体积比为4:π.正、侧位X线影像中内固定物尖端均位于股骨头内的情况下,其实际上穿出股骨头的危险性约为21.5%.为了降低内固定物穿出股骨头的危险性,必须使牟合方盖的体积变小,即内固定物的尖端距股骨头边缘有一定的距离.当牟合方盖小到恰好内切于球体时,内固定物穿出股骨头的危险性降为零.此时通过几何学计算可知X线影像上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中心的距离约为股骨头半径的0.71倍.即当X线影像上股骨头直径为5 cm时,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边缘的距离约为0.7 cm.结论 为确保内固定物位于股骨头内,X线影像上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中心的距离应小于股骨头半径的0.71倍.即当正、侧位X线影像上股骨头直径为5 cm时,内固定物尖端与股骨头边缘的安全距离应>0.7 cm.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9年10月-2004年12月,应用抗张力缝合配合早期运动预防肌腱粘连,治疗60例,84条肌腱。经3个月随访。手指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的手术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并发症的预防问题。方法:应用椎体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及全椎板切除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报告5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手术治疗,随访2个月-6年,平均8个月,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比率为3.6%。结论:只要术前认真研讨、分析病情,术中仔细认真、操作轻柔,做到解剖清晰,就可减少甚至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由于该术式适应症较广泛,仍不失为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进行PCI治疗的53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分析所有患者冠状动脉的靶血管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成功率98.1%,治疗病变成功率95.4%,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成功率96.9%.其中A、B、c型病变成功率分别为100%、100%、88.7%.完全闭塞病变血管168支,成功率达67.9%.严重并发症2.5%.结论 PTCA和CASI的成功率均达95%以上,因此PTCA及CASI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