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短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兔体重和皮下脂肪量的影响 ,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胆固醇饲料饲养 8周后 ,随机分为两组 :①高胆固醇组 :继续饲以高胆固醇饲料 4周 ;②治疗组 :在饲以高胆固醇饲料的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 (30mg·kg-1·d-1) ,共 4周。另选普通饮食 12周兔 (5只 )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后 ,取皮下脂肪组织称量 ,并行前脂肪细胞培养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 PCR)测定脂肪组织和细胞PPARγ和PPARαmRNA的表达。结果 :高胆固醇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非诺贝特干预 4周未对血脂产生影响 ,但能降低体重及皮下脂肪量(均P <0 .0 5 ) ,RT PCR结果显示高胆固醇组脂肪组织PPARγ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 [(0 .5 75± 0 .14 )∶(0 .4 2 5± 0 .0 8) ,P <0 .0 5 ],非诺贝特能降低高胆固醇饲养兔脂肪组织PPARγmRNA表达 [(0 .4 78± 0 .11)∶(0 .5 75±0 .14 ) ,P >0 .0 5 ],并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前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 3组兔脂肪组织PPARα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诺贝特独立于降脂作用外 ,能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兔体重和皮下脂肪量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下调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有关。这一作用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兔脂肪组织组织因子(TF)和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及非诺贝特对其的影响。方法:15只兔随机等分为3组,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动脉粥样硬化组给予高胆固醇饮食12周,非诺贝特组在高胆固醇饮食8周后加非诺贝特30mg·kg-1·d-1干预4周。实验第12周末取兔皮下脂肪组织,RT-PCR测定脂肪组织TF和PAI-1mRNA表达;同时采血10ml,分离血浆,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TF活性,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结果:高胆固醇饮食可显著升高血清总胆固醇(TC)(P<0·05),血清三酰甘油(TG)无明显升高;加用非诺贝特治疗4周,TC和TG均无明显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组脂肪组织TF和PAI-1mRNA表达(分别为1.15±0.01和1.20±0.01)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1.03±0.01和1.10±0.01),均P<0·01;血浆TF和PAI-1活性[分别为(74.4±28.8)ng/L和(15.6±1.9)×103AU/L]较正常组[分别为(33.1±10.7)ng/L和(6.9±0.9)×103AU/L]增高(P<0·05)。非诺贝特组TF和PAI-1mRNA表达(分别为1.02±0.01和1.06±0.01)、血浆TF和PAI-1活性[分别为(40.3±12.2)ng/L和(7.5±1.5)×103AU/L]均有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兔脂肪组织表达TF和PAI-1增加,活性增强,非诺贝特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兔脂肪组织TF和PAI-1的表达及活性,提示非诺贝特可能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冠心病发生后,临床医生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进行治疗.PCI术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但PCI术后患者仍存在再狭窄及心肌再缺血的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属于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康复,HIIT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程度、促进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提高患者心肺功能.但多数临床医生对HIIT的应用存在误区,故明确HIIT在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中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动心电图试验诊断新指标--最大ST/HR斜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动心电图试验作为冠心病 ( CAD)的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 ,因简便、廉价、易行 ,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运动心电图试验的结果判定多采用 ST段压低指标 ,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够高。近年来 ,许多学者探索出一种新的运动试验心电图诊断指标——最大 ST/ HR斜率 ,旨在提高该试验的诊断准确性 ,本文综述其研究进展。1   临床意义最大 ST/ HR斜率是 Elamin1 980年报道的一种评价运动心电图试验的指标。这一方法的根据是 :在较大的运动负荷下 ,心肌对氧的需求增加 ,这种增加与心率增快相平行 ,在 CAD患者便可诱发心肌缺血 ,故心肌缺血与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兔脂肪细胞组织因子表达及非诺贝特对其的影响 ,将 15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非诺贝特组 ,非诺贝特组在高胆固醇饮食第 9周起加用非诺贝特 (每天 30mg/kg)干预 4周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结果发现 ,高胆固醇饮食可显著升高血清总胆固醇 (P <0 .0 5 ) ,甘油三酯无明显升高 ;加用非诺贝特治疗 4周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无明显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组脂肪细胞组织因子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 (1.0 81± 0 .0 11比 0 .939± 0 .0 18,P <0 .0 1) ,非诺贝特治疗 4周后组织因子表达较动脉粥样硬化组显著降低 (0 .893± 0 .0 2 2比 1.0 81± 0 .0 11,P <0 .0 1)。结果提示 ,动脉粥样硬化组兔脂肪细胞表达组织因子明显增加 ,非诺贝特能抑制其表达 ,提示非诺贝特可能具有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脏负荷试验诱发心室复极离散度变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的众多研究已表明 QT离散度 (QTd)可反映心室肌复极化的不均一性 (心室复极离散度 )。因缺血心肌的 QTd增大已被学者们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所证实 ,有的作者便开始研究心脏负荷试验诱发心肌缺血的 QTd变化 ,本文综述有关问题的进展。1  QTd的概念及测算方法1.1  QTd的概念 :QTd即心电图各导联间 QT时限变异的程度 ,是十二导联心电图中最大 QT间期 (QTmax)与最小 QT间期 (QTmin)之差。此概念 1985年由 Campbell提出 ,1990年 Day首次证实 QT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1992年 Higham等 [2 ]对一组心脏外科术中病人进行研究 …  相似文献   
7.
198 0年 Elamin等报道了运动试验中与心率( HR)变化相关的 ST段压低变化指标——最大ST/ HR斜率能准确检测冠心病 ( CHD) ,以后的许多研究〔1〕结果均表明 ,运动负荷试验中 HR校正的ST段改变指标包括最大 ST/ HR斜率、△ ST/ HR指数、Bending指数 ,能显著提高运动试验诊断CHD的准确性。但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TEAPT)最大 ST/ HR斜率、△ST/ HR指数、Bending指数改变对 CHD的诊断价值尚未见报道 ,本文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对其进行初步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疑有 CHD的住院患者共 36例 ,均进行冠状动脉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兔脂肪细胞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1)表达及非诺贝特对其影响。方法  15只兔随机分为三组 ,正常组予普通饲米喂养 ,对照组给以高胆固醇饮食 ,实验组在高胆固醇饮食 8周后加用非诺贝特干预 4周。RT -PCR测定脂肪细胞PAI-mRNA表达 ;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 -1活性。结果 高胆固醇饮食显著升高血清总胆固醇 (TC) (P <0 0 0 0 1) ,血清甘油三酯 (TG)无明显升高 ;非诺贝特治疗后 ,TC和TG均无明显降低。对照组脂肪细胞PAI -mRNA表达为 1 12 9± 0 0 12 ,血浆PAI-1活性为 (15 6± 1 9)× 10 3 AU/L ,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的 1 0 10± 0 0 2 0和 (6 9± 0 9)× 10 3 AU/L(P <0 0 1) ;研究组PAI -mRNA表达(1 0 2 3± 0 0 2 3 )和活性 [(7 5± 1 5 )× 10 3 AU/L]均较研究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对照组兔脂肪细胞表达PAI -1明显增加 ,活性增强 ;非诺贝特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兔脂肪细胞PAI -1的表达 ,降低PAI-1活性 ,提示非诺贝特可能具有独立于降脂外的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的非糖尿病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脂联素(APN)和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 20例血脂异常的非糖尿病患者,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连服12周;于服药前、服药4周和12周时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和IL-6.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用药4周后,患者TC、LDL-C、hs-CRP、TNF-α、IL-6明显降低(P<0.01),HDL-C、血清APN明显升高(P<0.01).继续服药至12周,TC、LDL-C进一步下降至治疗目标值(分别<5.2 mmol/L和3.3 mmol/L),而炎症因子无明显变化.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TC、LDL-C、hs-CRP、TNF-α和IL-6,升高血清APN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培养的兔脂肪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兔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细胞,以不同浓度(分别为0、5、25、50、75 μg/ml)ox-LDL孵育兔脂肪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RT-PCR测定脂肪细胞TF和PAI-1 mRNA表达.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TF蛋白和培养上清中PAI-1浓度.结果 ox-LDL可增加兔脂肪细胞TF和PAI-1的表达和蛋白产生.在ox-LDL 50 μg/ml培养时兔脂肪细胞TF和PAI-1 mRNA分别为0.844±0.015和0.672±0.022;ox-LDL75 μg/ml培养时分别为0.939±0.015和0.846±0.012,与对照比较(分别为0.763±0.013和0.529±0.013)明显增加(P<0.01).结论 ox-LDL能刺激脂肪细胞TF和PAI-1 mRNA表达,并使其蛋白生成增加,提示ox-LDL促进脂肪细胞TF和PAI-1分泌,继而影响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