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特征及肺转移风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收集2005-2016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14岁以下首次行手术治疗并经过术后常规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40例,将有关头颈部恶性肿瘤或淋巴瘤病史、继发性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资料不完整的病例排除.40例患儿年龄3 ~ 14岁,其中男12例,女28例.最大肿瘤直径7.5 cm,最小肿瘤直径0.3 cm.肿瘤病灶单发22例,多发18例.肿瘤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33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肿瘤合并肺转移10例,无肺转移30例.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病灶数、手术方式、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及肺转移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肺转移的阳性率为25.0%(10/40),统计分析发现:肿瘤合并肺转移患儿阳性率在多发病灶数(x2=8.620,P=0.003)、肿瘤直径≥2 cm(x2=5.763,P=0.016)中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示:多病灶数是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肺转移的危险因素(OR:13.058,P=0.028).结论 较高的肺转移率为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对于多病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儿,肺转移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开展显微手术与常规开颅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8月-2022年5月脑胶质瘤病例72例,以不同治疗方案作为依据进行分组,将实施常规开颅切除手术的36例患者设定成对照组,将实施显微手术的36例患者设定成试验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中,试验组更高,其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中,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存在的差异(P<0.05);在认知情况、躯体功能、社会适应、情绪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中,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更理想,相较于常规开颅切除手术,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速度快等优点,可有效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