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颅脑外伤所致的外伤性中枢性尿崩症(TCDI)临床上较少见,我科自1998年3月~2006年5月共收治该类病人15例,占同期颅脑外伤病人的2.63%。经临床处理9例疗效良好,现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DC治疗破裂动脉瘤22例,动脉瘤25个。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无复发,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术后1~3个月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在无癫痫病史的恶性胶质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前进行了预防性抗癫痫治疗,另一组未进行治疗。选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作为抗癫痫药。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组的优势比(OR)。自变量包括治疗方法、性别、年龄和肿瘤位置。观测指标为术后6个月内是否有癫痫发作。结果虽然给予左乙拉西坦后癫痫发作风险的回归系数略降低,但左乙拉西坦预防用药不是癫痫发作与否的显著预测因子,而患者年龄却是其显著预测因子———年轻患者术后6个月发生癫痫的风险更高。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无明确效果,不应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5.
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5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的经验。方法对25例听神经瘤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80%),次全切除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2例(88%),功能保留19例(76%),术后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至5年,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15例(60%)术后3个月内面神经功能为Ⅰ~Ⅱ级,6例(24%)为Ⅲ~Ⅳ级,4例(16%)为Ⅴ~Ⅵ级。结论熟悉面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采用正确的手术处理原则,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可提高面神经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穿刺引流治疗脑室铸型血肿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47例脑室铸型血肿病人 ,在局麻加强化下行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穿刺引流治疗。结果  45例临床治愈出院 ,随访 3 4例 6~ 3 6个月。按ADL(日常生活能力 )分级 ,ADL115例 (3 1.92 % ) ,ADL2 18例 (3 8.2 9% ) ,ADL3 7例 (14 .89% ) ,ADL44例 (8.5 1% ) ,ADL5 1例 (2 .13 % ) ,死亡 2例 (4 .2 6% )。结论 早期行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穿刺引流是治疗脑室铸型血肿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经过确诊的15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将存在甲状腺素水平下降变化的88例患者进行格拉斯哥GCS评分,分型后确定三类患者,分别按每类患者情况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方式进行相应治疗.比较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于伤后不同时间的T3和FT3水平以及患者死亡率、致残率以及GOS评分情况.结果 以整体水平而言,治疗组和对照组T3和FT3呈现上升恢复趋势.治疗组恢复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3和FT3于7d和14d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在GOS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因急性颅脑损伤而致甲状腺素水平发生下降的患者,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实施条件要求不高,一般县级医院均可进行.因此,该疗法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11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4mm或瘤颈与瘤体比≥1/2)患者,采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技术结合电解脱弹簧圈(GDC)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0.5~1a。结果 11例宽颈动脉瘤均应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技术或球囊保护对动脉瘤进行了成功栓塞。7例患者经临床随访行脑血管DSA或CTA复查,无动脉瘤复发。结论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形成铸形,以往采用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由于病人体位关系,血肿难以排出,影响治疗效果。我院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以来,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行侧脑室前后角穿刺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