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7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回顾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效价检测方法,确定一种科学可靠的方法应用于临床,以便更好的指导用药.方法:查阅了国内外检测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方法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目前,国内外较多应用激光多普勒灌注成像法进行检测,此方法较为客观准确.结论:由于存在一些影响因素,结果仍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判定增龄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用PIM2-LDPI检测皮肤血流量。结果 老年组前额、左手指背、命门穴部位皮肤血流量分别为:(1.94±0.86)V,(1.92±0.52)V和(0.71±0.19)V,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是,老年男性在命门穴的皮肤血流量明显高于青年男性(P<0.05),老年女性前额的皮肤血流量明显降低(P<0.01)。男性比女性的皮肤血流量高。结论 皮肤血流量的差异无年龄相关性,男性组的皮肤血流量比女性组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PHN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静脉滴注Lipo PGE1 20 μg /d及口服阿米替林25 mg/d,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25 mg/d,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5%、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3个月,治疗组患者疼痛积分(分别为1.57±0.98,0.56±0.82)显著低于对照组(3.33±1.52,2.01±1.13)(P<0.05);两组各有1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治疗.结论 Lipo PGE1联合阿米替林治疗PH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首例伴发Castleman's病和间质性肺炎的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的诊治经验.方法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免疫病理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PNP伴Castleman's病和间质性肺炎.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中和抗体,手术切除肿瘤,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间质性肺炎.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PNP不但与内脏肿瘤相关,也可累及呼吸系统;手术切除、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激素冲击疗法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神经妥乐平联合抗病毒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及其神经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设立开放、随机、对照实验,观察抗病毒药物 伐昔洛韦联合神经妥乐平和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及其伴发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结果阿昔洛韦联合神经妥乐平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病程缩短、病情减轻显著、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 结论治疗带状疱疹合用神经妥乐平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显著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东南沿海部队分离真菌菌株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对东南沿海部队真菌病调查中分离的皮肤癣菌,进行外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进一步验证M38-A方案.方法对致病真菌进行取样、培养、分离、纯化和分型,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所选8种药物对受试真菌均有较好的敏感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咪康唑0.789 μg/ml,益康唑0.246 μg/ml,克霉唑0.136μg/ml,酮康唑1.043μg/ml,联苯苄唑0.461μg/ml,环吡酮胺0.412μg/ml,特比奈芬0.014μg/ml,布替奈芬0.020 μg/ml.结论 8种药物的MIC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M38-A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作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症药疹的临床资料,提供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年龄10~71岁,男女比例1.2:1,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有用药史,常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卡马西平。死亡率13.3%(4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肺衰竭和感染。患者本身的基础性疾病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布.力口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论:早期诊断和停用致敏药物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激素治疗能明显控制症状和缓解病情,支持疗法和皮肤黏膜护理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Sweet病临床并不少见 ,但伴发溃疡性结肠炎者笔者未见有报道 ,现将我科所见 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5 7岁。因四肢反复发生痛性红斑伴发热 5年 ,加重 10天于 1999年 11月 11日入院。患者于 1994年3月 ,无诱因右小腿出现红色斑块 ,伴疼痛 ,曾应用“抗生素”治疗 ,效果欠佳。皮损逐渐扩大、增多 ,波及四肢并伴发热 ,体温波动在 38.5℃~ 39℃之间 ,皮损约 3个月左右消退 ,但经常复发。 1999年 11月 3日 ,患者右臂及右踝部再次出现上述皮损而就诊。患者自 1996年 6月以来大便稀、频 ( 3次 /d) ,带血。在当地诊断为“溃疡性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麻Ⅱ型受体(CB2)在人正常皮肤及结节病、环状肉芽肿的组织分布。方法:用兔抗人CB2受体抗体做免疫组化,检测人皮肤及结节病、环状肉芽肿的组织CB2受体表达分布情况。结果:CB2受体在人皮肤及结节病、环状肉芽肿均有表达分布,且结节病、环状肉芽肿的CB2受体过度表达。结论:大麻素受体CB2的表达与皮肤结节病、环状肉芽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全白甲病家系的候选基因γ晶状体球蛋白基因(CRYGA、CRYGB、CRYGC和CRYGD)的突变与本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以上4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区域及邻近内含子区域进行PCR扩增,其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分析此四个基因突变.结果: 在CRYGA、CRYGB、CRYGC和CRYGD基因外显子区域及邻近内含子区域内检测到5个多态性位点,未检测到致病的基因突变.结论: CRYGA、CRYGB、CRYGC和CRYGD基因编码区域的变异不是引起此全白甲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