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92篇
综合类   205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源性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缺氧心肌细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加入HSP90特异性阻断剂格尔德霉素后再缺氧组(格尔德霉素+缺氧组)。于缺氧后1、3、6、12、24、48h用噻唑蓝法检测心肌细胞的活力;缺氧24h,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缺氧1、3、6、12、24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中内源性HSP90及AKT表达水平。结果(1)缺氧24、48h,缺氧组、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活力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活力缺氧12h即开始明显下降,缺氧48h时明显低于缺氧组(P〈0.05)。(2)缺氧24h,缺氧组细胞AI为(10.7±1.2)%,明显高于正常组[(1.9±0.3)%.P〈0.05];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AI为(26、3±5.3)%,明显高于缺氧组(P〈0.01)。(3)缺氧12h,缺氧组心肌细胞内源性HSP90及AKT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与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缺氧24h,缺氧组有所下降.格尔德霉素+缺氧组则下降更明显。结论内源性HSP90对维持心肌细胞的活力有重要作用.缺氧心肌细胞AKT表达水平可受内源性HSP90表达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犬烟雾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洗出液的生物学活性。 方法 获取犬急性烟雾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洗出液及正常犬肺洗出液。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2 8只 )、B(2 9只 )、C(37只 )组 ,每组各取 7只不作处理作为正常对照 ,其余大鼠肺部作如下处理 :A组注入等渗盐水 ,B组注入正常犬肺洗出液 ,C组注入致伤犬肺洗出液。处死各组中正常对照大鼠 ,并于灌注后 4、12、2 4h处死灌注大鼠 ,观察各组大鼠处死前的存活情况、处死后双肺大体变化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肺组织匀浆中 6 酮 前列腺素F1α/血栓素B2 (PGF1α/TXB2 )、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及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结果 A、B组大鼠处死前均存活 ,C组大鼠非处死死亡 9只。犬吸入性损伤早期肺洗出液可引起大鼠肺产生类似于烟雾吸入性损伤样的病理变化。A、B组大鼠灌注后肺组织PGF1α/TXB2 均有升高倾向 ;C组大鼠灌注后PGF1α/TXB2 逐渐降低 (P <0.0 1),A、B组灌注后肺组织TNF α、MPO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P >0.0 5 ),C组灌注后 4h肺组织TNF α、MPO含量显著增加 ,分别为 (1.0 2± 0 .0 4 )ng/ml、(1.0 1± 0.0 9)U/g肺组织湿重 ,随后下降 (P <0.0 5~ 0.0 1)。肺灌注后4hC组大鼠肺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高于A、B组 (P <0.0 1)。结论 犬  相似文献   
3.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血管内治疗的24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临床分级、动脉瘤出血量、部位、形态、瘤颈宽度、血管痉挛程度及术中应用技术等。结果100%栓塞17例,95%栓塞4例,90%栓塞3例。1例患者术中血管痉挛加重致不完全失语。随访无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病例,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血管痉挛。结论血管内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烧伤后早期应用中/长链甘油三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烧伤后早期肠内喂养中链甘油三酯 (MCT) /长链甘油三酯 (LCT)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 30例烧伤面积 >30 %TBSA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5例 )。F组 ,饲以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Fresubin 75 0MCT ;N组 ,饲以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Nutrison。于伤后 2 4h内进行完全肠内营养支持 ,共持续 10d。于伤后 1、4、7、10d检测两组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IL) 2、IL 4、前列腺素 (PG)E2 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改变。 结果 伤后各时相点F组患者血浆IL 2水平与N组相比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伤后 4dF组PGE2 水平较N组明显降低 (P <0 .0 1) ;伤后 4、7、10dF组IL 4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明显高于N组 (P <0 .0 5~ 0 .0 1)。 结论 在改善烧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 ,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较单纯LCT制剂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烧伤的临床教学有其特点,我们结合烧伤研究所实际,根据教学目的,按大纲要求对见习学员,实习学员和进修医生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6.
危急重症治验录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335000)李志清一、麻诊逆证周某,男,6岁,1979年3月诊。患儿麻疹正值透发之际,忽隐没,旋即高热烦躁,昼夜不得安宁。其家长曾自给羚羊角粉内服,稍安静片刻,复又躁扰不宁,舌红苔焦黄,唇焦裂,危在旦夕。综观全证...  相似文献   
7.
早期救治与康复一体化的烧伤治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跃生 《中国医师杂志》2003,5(10):1297-1298,1301
1 我国烧伤治愈率多年来已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自 195 8年全面系统的烧伤救治研究以来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 ,认识了烧伤的基本发展规律 ,特别是对烧伤早期处理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特色、适合国情、中西医结合、比较完整的烧伤治疗措施[1~ 5] :⑴早在上世纪 60年代 ,即提出“从整体出发 ,维护伤员自身抗病能力”的烧伤治疗指导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 ,改进了许多烧伤治疗措施 ,特别是在烧伤早期救治方面。例如 :尽可能在烧伤事故现场附近的医疗单位进行早期救治。技术力量前伸 ,避免长途运送和颠簸伤员 ;根据大量伤员伤情严重…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Ⅲ度烧伤一次性切痂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索大面积Ⅲ度烧伤一次性切痂手术的可行性,方法:10例烧伤病人(总面积35%~85%,Ⅱ度20%~60%)术前置Swan-Ganz导管,于血流动力,血气等动态监测下,一次将Ⅱ度烧务面创面全部切除,用异体和(或)自体皮全覆盖,结果:最大切面积60%最大手术面积(切痂及供皮)达71%,术中血流动及组织氧合指标短时间降低,术后迅速回升,24h多可恢复,术后均未发生内脏并发症,10例均治愈,平均住字  相似文献   
9.
沉淀滴定法和HPLC法测定碘硝酸的含量黄跃生,刘志松,周密(沈阳药学院,沈阳110015)碘硝酸(Disophenol)为畜用驱虫药,其结构文献报导碘硝酸的含量测定采用氧瓶燃烧法[1],该法操作复杂,重现性较差。对于有机卤化物的测定各国药典均采用回流...  相似文献   
10.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烧伤“休克心”的防治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伤后24h内入院、烧伤面积〉50%TBsA的34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分为烧伤组和UTI治疗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且UTI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UTI10万U静脉滴注,3次/d,连续7d。于两组患者伤后2、4、7d采血,检测其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 elastase)、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以公认的各指标正常值作参考,并对3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伤后2、4、7d,两组患者血浆PMN elastase及cTnI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UTI治疗组与烧伤组比较,两指标偏低。(2)与正常值比较,伤后2、4、7d烧伤组患者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1),第4天达高峰;UTI治疗组伤后2、4d CK—M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或0.01),但与烧伤组比较升幅较小,第7天降至正常值水平(P〉0.05)。(3)34例烧伤患者PMN elastase、cTnI含量及CK—MB活性三者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前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04,后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22,PMN elastase含量与CK-MB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829(均为P〈0.01)。结论UTI能够显著减轻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害的程度,有效抑制PMN elastase的过度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