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舌癌患者根治术后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入住我院50例接受舌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口腔清洁度、术后语言表达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语言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P0.05)。结论通过整体护理的实施,有助于增强舌癌患者术后治疗信心,促进康复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D.T Light post纤维桩修复喇叭口型根管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患者需要修复的35颗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D.T Light post纤维桩,DUO-LINKTM双固化树脂粘接剂,Light-Core光固化树脂核材料恢复桩核,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分别对患者于1、6、12、18、24个月随访观察,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评估修复体的临床疗效。结果 35颗患牙均无桩冠脱落或松动,成功率为100%。结论 D.T Light post纤维桩系统材料修复喇叭口型根管的残根残冠效果良好,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对3例艾滋病患者的口腔表征进行分析,并对艾滋病的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口腔医务工作者对艾滋病的警惕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及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牙半切除术联合纤维桩核修复治疗下颌磨牙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53例共53颗牙根受累的下颌磨牙患者,经完善根管治疗后行牙半切术,术后3个月采用D.T.LightPost纤维桩、DUO—LINKTM双固化树脂黏接剂、Light—Core光固化树脂核材料恢复桩核,应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评估术后修复体临床疗效。结果本组9例行邻牙联冠修复,其保留牙根的牙槽骨吸收均达根长1/2,无松动,5例下颌第一磨牙中2例保留近中根,行相邻下颌67联冠修复,3例保留远中根,行相邻下颌56联冠修复,4例下颌第二磨牙行相邻67联冠修复;44例行单冠修复,其保留牙根的牙槽骨吸收至根颈1/3,邻牙及对殆牙均无异常。其中31例下颌第一磨牙21例保留近中根,10例保留远中根,13例下颌第二磨牙8例保留近中根、5例保留远中根;随访1~3a,成功46例,有效3例,失败4例。结论牙半切除术联合纤维桩核修复治疗下颌磨牙病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微创拔后牙XIVE种植体即刻种植在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患者共32颗无法保留的上颌前牙,微创拔除后,XIVE种植体即刻植入,其中4例患者唇侧骨板内侧植入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Bio-Gide可吸收膜,3~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术后随访观察3年,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评估修复体的临床效果.结果 32例患者的32颗患牙经过3年随访检查,成功31例(96.9%),失败1例(3.1%).结论 微创拔牙后XIVE种植体即刻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缺失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系统的短期修复效果,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影响其修复效果的因素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109例CAD/CAM修复病例,共148件修复体,追踪随访1年以上,填写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标准对修复体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CAD/CAM全瓷修复的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6.3%(105/109),其中对就诊次数和使用舒适度的满意率达100%;经过1年的短期临床观察,所有指标(除了颜色匹配)的达A率均在90%以上。结论 CAD/CAM系统的短期修复效果较理想。严格、细致、规范的临床操作才能保证其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桩核系统修复薄弱根管后的牙体组织抗折性能。方法:选择30颗近期因牙周病完整拔除的上颌尖牙,自唇面釉牙骨质界最低点的冠方2mm处截冠,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模拟临床情况,预备各颗成薄弱根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颗。A组采用DUO-LINKTM双固化树脂行薄弱根管重塑,D.T.Lightpost纤维桩及Light-Core光固化树脂核材料行桩核修复,B组采用镍铬铸造合金桩核修复。桩核修复完成后,两组均行镍铬金属全冠修复。自凝塑料包埋后,固定于万能试验机上测试实验牙的抗折强度,记录读数并观察修复体断裂模式。结果:A组与B组的最大载荷分别为(495.6±76.2)N和(283.5±61.1)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产生可修复性断裂的发生率分别为46.7%与1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薄弱根管的保留修复中,树脂重塑、纤维桩及树脂核的使用可提高修复后牙根的抗折强度及降低根折的发生率,有利于此类根管的保留和再次修复。  相似文献   
8.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以问题作为导向的学习,PBL教学方式已经被各大医学院校广泛接受并在我国已进行了推广。在PBL教学中,案例是PBL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口腔全科诊疗中常见的病例讨论如何进行口腔全科PBL案例编写。明确PBL教学主旨、教学目的,探讨PBL案例编写的内容及流程。将开放性的问题和具体的教学目标统一,PBL案例的编写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PBL案例的编写应典型而富有代表性。口腔全科PBL案例的学习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腔全科临床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局部小切口与冠状切口整复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并探讨出更适合的手术入路。方法选择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58例,并按照Zingg分类及手术入路分为两组,采用局部小切口入路的为A组,采用冠状切口为B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辅助口内前庭沟切口入路,并用微型或小型钛板做坚固内固定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并发症。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切口入路手术复位效果确实,但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并发症相对多;局部小切口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但不适用于骨折错位愈合及一些复杂骨折,因此,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应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在保证术后面形与功能效果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局部小切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桩核系统修复薄弱根管后的牙体组织抗折性能。方法:选择30颗近期因牙周病完整拔除的上颌尖牙,自唇面釉牙骨质界最低点的冠方2mm处截冠,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模拟临床情况,预备各颗成薄弱根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颗。A组采用DUO-LINKTM双固化树脂行薄弱根管重塑,D.T.Lightpost纤维桩及Light-Core光固化树脂核材料行桩核修复,B组采用镍铬铸造合金桩核修复。桩核修复完成后,两组均行镍铬金属全冠修复。自凝塑料包埋后,固定于万能试验机上测试实验牙的抗折强度,记录读数并观察修复体断裂模式。结果:A组与B组的最大载荷分别为(495.6±76.2)N和(283.5±61.1)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产生可修复性断裂的发生率分别为46.7%与1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薄弱根管的保留修复中,树脂重塑、纤维桩及树脂核的使用可提高修复后牙根的抗折强度及降低根折的发生率,有利于此类根管的保留和再次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