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回顾性分析30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临床资料,并与手术内引流进行比较。30例患者经置管引流10~100 d,全部临床治愈,随访3~12个月,无复发,较手术内引流组创伤小,并发症少,但恢复时间较长。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简单、经济、有效,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医源性胆管损伤系医师在行上腹部手术时因操作不慎而造成的肝外胆管损伤,发病率约为0.1%~0.5%。近年来随着胆道外科的普遍开展,尤其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推广应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 结果 23例患者痊愈出院,一例因家庭经济困难好转出院.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一般不必手术.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外科常见的严重感染性、消耗性疾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我院2000年8月—2010年8月收治68例肝脓肿患者,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8.5岁,  相似文献   
5.
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的诊治措施.目的 回顾性分析应用剖腹探查术结合术中肠镜检查对12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1例患者死于DIC外,余患者明确了诊断,抢救成功.结论 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支持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积极手术,术中肠镜有助于明确诊断,急诊手术是处理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毛兴江  李广俊 《医学信息》2007,20(10):887-88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1~2006年1225例行胃大部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及胃肠道碘油或稀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经综合治疗,胃肠动力可在术后3~5周内恢复。结论综合保守治疗是治疗胃瘫综合征的有效办法,应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治疗的进展,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心律失常也可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03年以来收治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37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5.1脑活素又称Ccrebrolysin、脑蛋白水解物、Brain Protein Hydrolysate等,为治疗脑功能紊乱的新药。脑活素是用生物技术标准化的酶降解纯化的猪脑蛋白制成的一种肽制剂,为脑蛋白水解提取的游离氨基酸及低分子肽的混合注射液,1mL相当于脑蛋白中含氮物质1g。本品的药理作用机制: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神经细胞中,从而改善脑内能量代谢;尚可启动腺苷酸环化酶及催化其他激素系统,改善学习及记忆等,提高应变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以腹痛、腹胀和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率高;病理类型为间皮源性、神经源性、胚胎源性;行肿瘤完全切除术20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术7例,肿瘤部分切除术5例,肿瘤不能切除仅行活组织检查者3例.肿瘤完全切除者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73%,66%和47%;5例肿瘤部分切除术者中2例于术后1 a内死亡,3例术后3 a内死亡;仅行活组织检查者均在术后1 a内死亡.结论: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后应尽可能手术切除肿瘤,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以腹痛、腹胀和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率高;病理类型为间皮源性、神经源性、胚胎源性;行肿瘤完全切除术20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术7例,肿瘤部分切除术5例,肿瘤不能切除仅行活组织检查者3例。肿瘤完全切除者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73%,66%和47%;5例肿瘤部分切除术者中2例于术后1 a内死亡,3例术后3 a内死亡;仅行活组织检查者均在术后1 a内死亡。结论: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后应尽可能手术切除肿瘤,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