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手术治疗20例合并肠瘘1例,晚期仅行剖腹探查5例,余27例行非手术治疗,平均治愈时间12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周,可表现为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的体征,应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直肠癌约有3/4肿瘤位于腹膜返折平面以下,属于低位直肠癌。就其根治性和生活质量兼顾的要求而言,低位前切除保肛是首选的术式,但有一定的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若不及时正确恰当的处理可以危机生命,本分析总结我院20年中施行低位前切除术后所遇吻合口瘘病例中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月10年间手术治疗6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并探讨肠梗阻时间及性质与梗阻原因的关系.[结果]良性因素占65.5%(42/64),恶性因素(肿瘤复发转移)占34.4%(22/64),良性原因发生于6个月以内71.4%(30/42),恶性原因均发生于6个月以上,尤其是24个月以上81.4%(18/22).良性因素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主要原因,而恶性因素也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重要原因.[结论]根据初次手术时间大致可判断肠梗阻的性质和原因,通过外科医生仔细操作、避免诱发肠粘连、预防内疝形成,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肠梗阻发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大肠癌所占比例也在上升。我院自1989~2003年共手术治疗60~90岁老年人大肠癌12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9例、女32例;60~69岁72例、70~79岁40例、大于80岁9例。癌肿部位:回盲部10例、升结  相似文献   
5.
胃癌穿孔4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急性穿孔是进展期胃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虽低,但穿孔时腹腔污染较重,全身情况欠佳,外科术式选择较为棘手[1].1998年至2004年共收治胃癌穿孔 4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采用抗癌药明胶海绵栓塞结扎双侧髂内动脉法 ,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 (Miles术 )治疗直肠癌 54例 ,近、远期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需施行Miles手术病例随机分二组 ,即术中应用抗癌药明胶海绵栓塞结扎双侧髂内动脉后再行Miles术 (治疗组 )和传统Miles术 (对照组 )。治疗组 :男 4 0例 ,女 14例。年龄 19~ 6 9岁。平均4 9 10± 11 4 2岁。Dukes分期属A期 12例 ,B期 32例 ,C期 8例 ,D期 2例。对照组 2 4例 ,男 19例 ,女 5例。年龄 4 6 94± 13 4 2岁…  相似文献   
7.
改进Roux-en-Y治疗早期胰瘘李好朝冯书梅王尽祥河南省南阳卫校附属医院外科(473058)胰腺损伤较少见,近年来,胰腺外伤增多。我院1985~1997年共收住胰腺损伤30例,采用改进Roux-en-Y治疗胰外伤及其所致早期胰瘘20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五味子乙素对肝癌细胞HCCLM3凋亡、侵袭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MTT检测细胞存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蛋白印迹检测Bcl 2相关蛋白X(Bax)、B细胞淋巴瘤(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X(VEGF-A)、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表达。结果:低浓度(20μmol/L)五味子乙素对HCCLM3细胞存活力无明显影响。高浓度(20μmol/L)五味子乙素会降低细胞存活力。与DMSO组相比,五味子乙素(10和2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Bax表达增强,Bcl-2表达降低(P0. 05)。而且,五味子乙素(5、10、20μmol/L)组细胞侵袭及MMP-2和MMP-9表达明显低于DMSO组(P0. 05)。与DMSO组相比,五味子乙素(5、10、20μmol/L)组VEGF-A,EGF和b FGF表达明显下降(P0. 05)。结论:五味子乙素可诱导肝癌细胞HCCLM3凋亡,降低细胞侵袭及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前瞻性地研究直肠切除术后留置尿管1d和5d的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结果,以探寻术后理想的尿引流时间。方法:126例直肠切除病例,随机分为术后尿引流1d和5d二组,比较二组的结果。结果:1d组64例,5d组62例。1d组尿潴留率25%,5d组为10%(P<0.05);1d组尿路感染率为20%,5d组为42%(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1d组低位直肠癌和淋巴结转移是术后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p<0.05)。除外低位直肠癌病例,二组急性尿潴留率无显著差异,但尿路感染率5d组明显高于1d(组(p<0.01)。结论:直肠切除术后尿引流1d适应于多数病人,而低位直肠癌术后需要留置尿管引流5d。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B细胞异位基因1( BTG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胃癌组织和相对应癌旁组织标本46例及健康胃黏膜组织标本31例,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各标本中BTG1 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BTG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的BTG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癌旁组织及健康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BTG1 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型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而与胃癌TNM分期有关,具体表现在(Ⅲ+Ⅳ)期胃癌标本BTG1 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Ⅰ + 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进一步分析发现,BTG1低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显著相关;且BTG1表达水平越低,预后5年生存率越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BTG1在胃癌中低表达,与转归及预后高度相关,可作为胃癌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