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肝炎灵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到2012年1月期间符合条件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自90例,进行分析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都给予甘草酸二铵150mg,在其中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进行静脉滴注,在该方法下,注射每天1次,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治疗组则进行70mg肝炎灵注射液肌内注射,每天1次,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4片护肝片,每天3次,同样进行12周。在这些操作下,观察临床症状和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就ALT复常率来说,治疗组为98%,对照组为96%;就HBeAg和HBV-DHA阴转率来说,治疗组为10%和4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炎上来说,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能有效抑制HBV-DNA复制,促进HBeAg阴转,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 10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病灶清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106例(25例结节型,28例结节向脓肿转化型,51例寒性脓肿,2例窦道型)。结果 采用病灶清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104例治愈,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手术并发症,2例复发,住院5~21d。结论 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效果满意,可明显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比较我科4年来同期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Ⅰ组)71例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Ⅱ组)84例的手术时间(min)、住院天数(d)、下床活动时间(h)、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I组优于Ⅱ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更符合解剖和生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梁跃  于雷  李光学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724-2724
临床资料:患者,女,8月龄,因腹胀、呕吐、排白陶土样大便10天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130次/分,呼吸31次/分,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膨隆,全腹压痛,肌紧张不明显,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弱。血常规检查:WBC11.3×109/L,N 0.68。黄疸指数:IB 42.7!mol/L,TB 60.4!mol/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临床资料基本相似各40例开胸病例肋间神经处理进行观察。设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分离出肋间神经并率引,在肋骨断端用锋利刀片切断肋间神经,并去除5cm后缝扎肋间血管。对照组先结扎肋间血管和神经后再切断肋间神经。结果:  相似文献   
6.
李光学  葛世珊  钱科洪  梁跃 《贵州医药》2008,32(12):1071-1071
患儿男,1岁零3个月.发现左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2个月,包块不能还纳6 h急诊入院.出生后约3个月开始发现左腹股沟区包块,掉入阴囊内,平卧时可还纳,感冒咳嗽时加重.6 h前包块不能自行还纳伴腹痛,就诊于我院门诊以左腹股沟嵌性斜疝收入院.体查:左腹股沟区包块掉入阴囊内约5 cmX4 cmX4 cm大小,质中,有触痛,双睾丸可触及,不能还纳.急诊手术行嵌顿疝松解复位修补术.取左腹股沟斜切口逐层进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将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在老年复发性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老年复发性疝患者28例,均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入院,基于28例老年复发性疝患者的情况,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28例老年复发性疝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所占比例为10.71%,其中2例发生脂肪液化,所占比例为7.14%;1例发生切口感染,所占比例为3.57%;随访结果显示:复发者0例。结论将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在老年复发性疝治疗中在使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可以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复发率低,无张力疝修补术适宜应用于老年复发性疝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善释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善释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264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5min,术后患者1d即下床活动,住院时间4~7d,切口疼痛轻,均一期愈合。术后出现排尿困难32例,阴囊积液3例,切口皮下积血1例,切口异物感6例,术后随访4~28个月,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腹股沟疝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同时国产善释补片价位低,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使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70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5年,呕血、黑便1天入院。入院时面色苍白,BP80/60mmHg,入院后再次呕血约600ml,黑便约400g。立即予扩容、止血、升压等治疗,病人平稳后于胃镜下止血。见小弯侧后壁3cm×4cm大小隆起样肿物,基底较宽,肿块中央凹陷糜烂有血痂附着,冲洗血痂后见活动性出血,小动脉喷射状,无法钳夹止血和活检,局部喷酒肾上腺素后止血。考虑有再次大出血可能而急诊手术。肿块位于小弯侧后壁近胃窦部直径约4cm大小,突向胃腔,局部血管曲张,周围无淋巴结肿大,行胃大部切除术。见肿块基底宽,有包膜,中央凹陷处见1.0cm×1.0cm大小的溃疡面…  相似文献   
10.
对胆囊切除术后局部囊肿误诊为胆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72岁。因右上腹痛伴黄疸1周入院。上腹痛间隙性隐痛,无畏寒发热,伴恶心呕吐。15 a前有胆囊手术史,是否切除胆囊还是胆囊切开取石,具体不详。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见切口疤痕,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肝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ALT 286 U/L,A ST 88 U/L,GGT 959 U/L,TB IL 221.3μm o l/L,1 m in TB 133.3μm o l/L。B超:见胆囊62 mm×21 mm大小,壁厚2 mm,胆囊内见直径3~4 mm的多枚光团,胆总管直径5 mm。因有手术史,为防B超有误,患者去医学院附属医院再做B超,乃提示胆囊区探及胆囊结构,胆囊内有结石。经抗炎利胆退黄,复查肝功正常,再一次作B超乃提示胆囊区探及胆囊结构,胆囊内有结石。根据症状、体征及三次B超均提示胆囊结石。考虑第一次手术只行胆囊造瘘,没有切除胆囊而行手术。术中见胆囊窝有50 mm×40 mm大小的囊状结构,网膜粘连紧贴胆总管,穿刺抽出清亮透明液体,与胆总管不相通,完整分离后取出,囊内无结石。术后B超胆囊窝无异常,痊愈出院,随访3 a无不适。2讨论现一般行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