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适形放射辅助治疗(3DCRT)结肠癌和常规放射辅助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放射治疗反应。方法采用3DCRT方法辅助治疗结肠癌117例(3DCRT组,5~6Gy/次,隔日照射1次,共7~8次,总剂量40~42Gy,13~15天),与同期常规放射辅助治疗(CF组,2.0 Gy/次,5次/周,64~68Gy,44~48天)的102例结肠癌进行比较。结果 3DCRT组和CF组的1、2、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3%、66.5%、52.7%、46.1%和55.3%、47.2%、36.5%、27.8%,差异有显著性(P=0.016)。3DCRT组和CF组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65.2%、55.1%、45.7%、40.5%和51.2%、42.5%、31.0%、24.6%,差异有显著性(P=0.026)。血液系统及全身反应3DCRT组较CF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9,0.023)。结论 3DCRT能明显改善结肠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近期放射反应及远期放射损伤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椎体骨质疏松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患,应用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是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的重 要方法之一。与椎体骨质疏松相似的发生在椎体的相关骨疾患,需要和椎体骨质疏松相鉴别,本文从 临床影像学载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技术等方面对椎体病变与骨质疏松的鉴别进行 介绍。旨在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对发生在椎体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与其他骨病变在影像学方面的鉴别 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QCT)评估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膝关节骨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分析受伤时间、年龄及性别与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共26名ACL损伤患者入组本研究。所有患者在ACL重建术前接受QCT检查,分别在股骨内髁、股骨外髁、胫骨平台、预期ACL股骨骨道、预期ACL胫骨骨道选取8个感兴趣区,测量所选区域BMD,并与健侧相应区域进行对比。结果:上述区域除预期ACL胫骨骨道口层面外,BMD均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区域间的BMD变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BMD变化率与患者受伤时间、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ACL损伤后膝关节周围区域骨密度均下降,变化程度与受伤时间、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量CT( QCT)测量膝关节骨密度(BMD )的重复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积水潭 医院确诊为一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未经治疗),另一侧膝关节健康的30名患者行双膝关节 QCT骨密度检测,2名观察者用定量CT的测量技术前后两次独立测量患者双膝关节股骨远端内外侧 髁及胫骨平台处骨密度。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除双膝关节胫骨平台内上1/9处BMD值统计学有 差异(P <0.05 ,ICC >0.7 ),同一观察者不同时间测量同一部位的BMD值均值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 >0.05,ICC >0. 9 )。不同观察者所测定的BMD值也无显著性差别(P >0.05,ICC >0.9 )。结论定 量CT能够测量膝关节松质骨的体积骨密度,并且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评价膝关节骨密度的状态及应 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肌肉密度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以2009-11~2010-10因各种原因来北京积水潭医院行QCT骨密度测量的685例20~80岁之间的患者为测量对象,女414例,中位年龄60.5岁,男271例,中位年龄58.0岁,使用定量CT(QCT)软件在L3水平轴位图像上测量双侧竖脊肌密度,在L5水平轴位图像上测量双侧腰大肌密度。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析肌肉密度变化趋势,并计算肌肉密度的年平均下降率。以骨密度为因变量,以年龄为单一自变量和加入肌肉密度作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男、女竖脊肌密度分别从60~70岁组、40~50岁组开始有显著下降,年平均下降率分别为0.5%、0.9%。男、女腰大肌密度下降速度较竖脊肌慢,年平均下降率分别为0.3%、0.4%。加入肌肉密度作为自变量之后,与单独使用年龄作为自变量相比,男、女性回归方程校正决定系数分别由0.27、0.53升高至0.33、0.5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肉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且肌肉密度对于骨密度有除年龄以外的正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