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钩钢板治疗Neer II型锁骨骨折术后锁骨中段骨折的潜在危险因素。 方法在2009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有294例患者使用了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并符合入选标准,其中279例术后未发生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对照组)、15例发生了术后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并发症组)。本研究收集了患者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骨折患侧、体重指数、吸烟情况、最内侧螺钉的种类、是否由住院医师作为术者进行手术、术中钩钢板是否进行了塑型、钢板的孔数、钩的深度、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和发生时有无第二次创伤。本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对所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对照组和并发症组间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高龄患者在使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后,更容易出现锁骨中段骨折(OR= 3.478; 95% CI : 1.719~15.407; P= 0.003)。 结论患者高龄可以显著增加钩钢板固定后锁骨中段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李一汉  赵会  刘清和  陆铁  周君琳 《北京医学》2015,37(11):1044-1047
目的 比较带锁髓内钉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3年54例>65岁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分别接受了带锁髓内钉或锁定钢板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术后3、6、12个月的患肩功能评分、影像学表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总体绝对和相对Constant-Murley评分均逐渐改善.术后3、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功能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07,P=0.021),髓内钉组较锁定钢板组更优,而第12个月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锁定钢板相比,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以在较早的术后随访期内带来较好的功能结果,但是在随后的随访期中这个优势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3.
赵会  周君琳  刘清和  陆铁  尹博  单磊  刘洋  李一汉 《北京医学》2015,37(11):1022-1024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65岁以上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47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总结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追踪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价中短期治疗效果.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手术时间(38.9+9.1)min,明显短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62.7± 10.1)min;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为(381.4±79.5)ml,明显少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478.5±118.6)ml;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后引流量(124.3±26.1)ml,明显少于全髓关节置换术组(138.2±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8%,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为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年,术后1年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优良率(77.1% vs.7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2);术后3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组Harris评分及优良率(51.4% vs.38.3%)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两种术式各具优缺点,近期效果基本相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期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双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并比较前外侧与后侧手术入路在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科两家医院诊断为肱骨干中段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77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每例患者均拍摄了X线片以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