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腋后路治疗IdebergⅠa及Ⅱ型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采用腋后路治疗的9例肩胛盂下部分骨折患者的资料,男3例,女6例;年龄50~78岁。所有患者骨折为闭合性骨折,依据肩胛盂骨折Ideberg分型:Ⅰa型6例,Ⅱ型3例。分别于术后第6、12周及6、12个月摄肩关节正、侧位X线片,记录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y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5个月。末次随访时9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为55~96分;DASH评分为3.33~33.33分。结论:腋后路内固定治疗IdebergⅠa、Ⅱ型肩胛盂骨折有效解决了前方入路显露肩胛盂下部分骨折困难的问题,可避免肩胛下肌以及关节囊医源性损伤,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带线锚钉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优缺点。方法 将自2010-09-2012-08收治的53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随机分为2组:A组,29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B组,24例,在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处采用3枚带线锚钉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18个月。A组和B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2.0±10.1)min和(56.0±15.3)min。术后1年,肩关节功能恢复参照Constant Murley评定标准,A组和B组的优良率分别82.8%(24/29)和87.5%(21/24)(P〈0.05);其中A组出现10例肩峰下撞击征,1例内固定松动;B组出现2例内固定锚钉松动(P〈0.01)。结论 对于肩锁关节脱位,2种固定方法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锁骨钩钢板固定强度较高,但存在肩峰下撞击征及需要再次拆除内固定等缺点;采用3枚带线锚钉固定,手术技能要求较高,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无需拆除内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股骨LISS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LISS钢板外固定技术应用于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07—2012-09诊治45例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闭合性骨折33例,开放性骨折12例。采用股骨LISS钢板进行外固定,将钢板放置于胫骨前内侧面。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邻近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42(30~60)min。45例均获得平均15.6(12~19)个月随访,无切口感染、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发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3.8周。3例分别在术后3周、2个月、4个月时出现局部1或2枚外固定螺钉钉道持续渗出,2例接受每天3次、为期1周的酒精清洗后渗液消失,另1例经过1周酒精清洗后仍有渗液,拆除局部螺钉后钉道愈合。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38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3.3%;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优3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5.6%。结论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应用股骨LISS钢板外固定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钢板拆除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用于胫骨远端骨折外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利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创建胫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外固定模型。将股骨LISS钢板放置于胫骨前内侧,钢板与骨面距离设定为1、10、20、30 mm 4个组,在骨折远近端各锁定4枚双皮质螺钉。对骨折固定模型分别施加垂直负荷及旋转外力,观察在不同外力作用下,骨折固定模型的稳定性变化。结果骨折固定模型的稳定性随着钢板与骨面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在单一垂直载荷下,30 mm组的刚度接近正常胫骨,1、10、20 mm组的刚度高于正常胫骨。在垂直及内旋载荷下,1 mm和10 mm组的刚度接近正常胫骨,20 mm和30 mm组的刚度低于正常胫骨。在垂直及外旋载荷下,4组的刚度均低于正常胫骨。钢板峰值应力集中在最靠远端的2枚螺钉,在10 mm组最高,在1 mm组最低。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外固定胫骨远端骨折时,为了获得良好的稳定性,钢板与骨面的距离宜保持在30 mm以内。在完全负重站立位时,要避免旋转动作,以降低固定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临床研究提示肢体痉挛、去皮质和去大脑样姿势、广泛脑损伤、脑损伤伴肢体骨折及过度通气等是脑损伤后异位骨化的高发因素,其病理生理学改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诊断依靠尿前列腺素E2水平和骨扫描.目前公认手术切除对异位骨化疗效确切.该文就脑损伤后异位骨化的病因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间充质干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及脑损伤影响骨代谢的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