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 0 .2 5 %耐乐品、曲马多、氟哌啶混合液用于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后的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情况进行了观察 ,并与 0 .2 5 %布比卡因、曲马多、氟哌啶混合液的效果进行对比。1 临床资料1.1 选择腹部手术的成年病人 4 0例 ,随机分为0 .2 5 %耐乐品组 (RT组 ) 2 0例 ;0 .2 5 %布比卡因组(BT组 ) 2 0例 ,年龄 36± 17岁 ,体重 60 .8± 14 .4 2 kg。ASA ~ 级 ,两组病人年龄、体重无统计学差异。手术种类 :胆囊手术 6例 ,阑尾手术 18例 ,剖腹产术 12例 ,子宫切除术 4例 ;其中男性 17例 ,女性 2 3例。1.2 方法 …  相似文献   
2.
羟乙基淀粉和血定安对血凝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羟乙基淀粉和血定安对机体血凝图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Ⅲ级,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ES),血定安组(GEL),复方氯化钠液组(R)为对照组,每组各20例.以20ml/kg/h的速率分别由静脉输入HES,GEL,R液60min.采集输液前和输液后静脉血样立即送代化验室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输入20ml/kg/h的HES和GEL后Bp、P、HR相对平稳,DBP的上升和HR的下降与R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输入HES和GEL后PT有所延长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围术期内血凝三项的变化在正常生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方式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方式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插管前(T1)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较麻醉诱导前(T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时(T5)与插管前(T1)比较,各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各时期的指标变化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及异丙酚诱导剂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芬太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更加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吡那地尔超极化停搏液心肌保护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利用犬体外循环工作模型,以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 I(troponin I,TnI)净释放为指标,结合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变化,旨在对比研究体外循环中吡那地尔超极化停搏液与传统高钾停搏液对犬缺血心肌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阿托品预防胆囊切除术胆心反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胆囊切除中胆心反射的发生率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21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单纯小切口胆囊切除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70例,好在牵拉胆囊之前预防给予阿托品,B组为对照组140例,比较两组在术中牵拉胆囊时HR、MAP变化的差异。结果 A组术中HR、MAP下降明显低于B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阿托品术中预防性给药可减少胆囊切除术中胆心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比较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不同浓度配置用于静脉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手术治疗患者128例,根据麻醉药物浓度配置的不同而将患者随机分为成A、B、C、D四组,每组患者32例。A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6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B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5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C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4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D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3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并分别对四组手术患者的静脉全身麻醉效果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和分析。结果:A、C、D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与B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D组的用药量与B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警觉/镇静评分与B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四种因素的综合评定,C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最短,拔管时间最早,用药量最少,警觉/镇静评分值最高。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以浓度配置为400mg:1mg用于静脉全身麻醉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