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内外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药物品种越来越多。药物利用研究已广泛开展,它对药物在社会中的市场分布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处方是医院药师每日都要接触到的,发挥药师在药理和药动学上的优势,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用量和剂量的不准确、药物配伍的不合理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并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2.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出现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如何使这些患者尽快  相似文献   
3.
<正>处方是医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给患者开写的取药凭证,是药师为患者调配和发药的依据,也是医疗活动中具有法律效力重要的医疗文书,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处方点评是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剖析,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处方管理办法》(2007)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也日益关注。老年人用药问题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抗生素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一般来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出现概率与药物的应用率有关。老年人易受到感染,抗感染药物的应用频繁,故出现ADR的机会相对增多。目前滥用抗生素现象较为突出。滥用抗生素药物极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朱一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96-4297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用药医嘱存在的问题,规范病区医嘱单的书写,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我院2013年7月-12月医嘱点评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不合格的病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药物之间配伍不适宜及药物配制浓度过大等。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用药医嘱的审核,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医嘱书写合格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出现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如何使这些患者尽快渡过急性发作期,缩短迁延期,减少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是临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院在2005年以后采用丁胺卡那霉素、α-糜蛋白酶、氟美松超声雾化吸人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7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外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药物品种越来越多。药物利用研究已广泛开展。它对药物在社会中的市场分布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处方是医院药师每日都要接触到的,发挥药师在药理和药动学上的优势。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用量和剂量的不准确、药物配伍的不合理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并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8.
随着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抗菌药物相继开发了许多新品种和新剂型,抗菌药物在控制细菌感染性疾病及降低疾病死亡率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一些医务人员由此视它为消炎、退热的万能药,致使药源性疾病增加,耐药菌增多,疗效下降。笔者根据本地区多家医院门诊处方抽样调查发现,使用抗生素处方占全部处方的56%,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创伤血清学指标、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及对照组90例,2组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连用至术后7 d,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其他治疗措施同观察组。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3 d、7 d的创伤血清学指标、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并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卵巢功能。结果 2组术后3 d、7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水平(Cor)、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3 d、7 d的活性氧(ROS)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RO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SOD活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3 d、7 d的全血黏度(低、高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雌二醇(E2)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FSH和L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显著抑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创伤血清学指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术后血液高黏状态,从而促进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的177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术后妊娠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的自然妊娠率为40.11%(71/177),其中70.42%发生于术后6个月内(50/71);异位妊娠率为3.39%(6/177)。患者的术后自然妊娠率与不孕时间呈显著负相关(β=-0.178,P0.05),而与年龄和不孕症类型无关。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对术后1年未自然妊娠者应积极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时间越长,术后自然妊娠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