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福建漳州郊区和龙海县共调查了4614人,查见当地有人体寄生虫32种,其中原虫10种,蠕虫17种,医学昆虫5种。查见猫后睾吸虫和异形科吸虫感染者各1例。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7.5%,最多者一例同时感染8种寄生虫,感染1种的占总感染人数的44.3%,同时感染2、3、 4、5、6种的分别占32.8%、15.7%、5.2%、1.8%和O.2%,在经济中、上等的漳州郊区和龙海县寄生虫虫种之多,感染率之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漳州市1996-2005年疟疾监测资料,揭示其流行病学特点,提出防治策略.[方法]对我市1996-2005年的疟疾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年发病率从1996年的0.32/10万下降到2005年的0.02/10万,年发病率均在0.5/10万以下,达到控制标准,疫情呈点状分布,发病高峰为8~10月份,病例以流动人群为主;[结论]漳州市疟疾疫情处于稳定的较低水平,今后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流动人群管理、传染源的主动搜索和传疟媒介调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可能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根据动脉瘤形状将其分为规则组77例,不规则组25例,比较两组病人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差异.结果 本组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5例(3.81%),其中动脉瘤形状规则组发生1例,不规则组发生4例,两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存在一定的动脉瘤破裂发生率,而动脉瘤的形状与术中动脉瘤破裂事件密切相关,形状不规则的动脉瘤更易发生术中破裂.  相似文献   
5.
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血的疗效. 方法 选择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34例)及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观察镜联合脑审镜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纤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 结果实验组患者侧脑室、第三脑室内血肿术中均大部分清除.平均手术时间50min,恢复至清醒时间平均7d.术后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级达到Ⅰ级15例,Ⅱ级12例,Ⅲ级5例,Ⅰ级1例,Ⅴ级1例;而对照组患者Ⅰ级9例,Ⅱ级10例,Ⅲ级12例,Ⅳ级6例,Ⅴ级3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观察镜联合脑室镜治疗高血压脑室铸型出血可解决传统治疗方法 中难以避免及解决的问题.具有可直视操作、微创、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附件棘隙吸虫与4种鱼源性吸虫混合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调查福建棘隙吸虫等多种吸虫混合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法或水洗过筛沉淀法粪检 ,对吸虫卵阳性人群和终宿主动物分别作驱虫与解剖观察 ,对鱼类宿主取鱼鳃和鱼肉等组织 ,镜检囊蚴。结果 :查出福建棘隙吸虫 ( Echinochasmus fujianensis)、华支睾吸虫 ( Clonorchissinensis)、日本棘隙吸虫 ( Echinochasmus japonicus)、钩棘单睾吸虫 ( H ap lorchis pumilio)和台湾棘带吸虫 ( Centrocestus taiwanense)等 5种 ;人群感染率为 4 .6% ( 81/ 1774 ) ,有 33.7%感染者同时感染 2种或 3种吸虫 ,第二中间宿主为麦穗鱼等 11种 ,感染率为 4 9.1% ( 169/ 34 4 ) ;不同吸虫囊蚴寄生鱼体部位不同 ;保虫宿主为狗、猫和 2种鼠类等 4种 ;混合感染率为 53.5% ( 2 3/ 4 3)。结论 :当地为兽主人次的鱼源性 5种吸虫混合感染区 ,人体自然感染钩棘单睾吸虫系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7.
晏广  李百升  荆国杰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045-2047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开颅术中继发颅内出血的原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因颅内肿瘤行开颅手术治疗且术中继发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特征及经再次手术确证的出血责任血管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病程较长,为6.5个月至2年,平均1.2年,颅内肿瘤体积均较大,直径4.62~5.82 cm,平均5.12 cm,肿瘤位置均较深,瘤周水肿涉及范围大,颅内压高.所有病例均行二次手术治疗,术中确证责任血管为导静脉、桥静脉及皮层引流静脉.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生活均可自理.结论 颅内肿瘤术中继发颅内出血与术中颅内压骤降及局部血管再灌注突破有关.准确判断术中继发颅内出血的发生及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改善该类患者预后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与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分别用于中胸段椎管内肿瘤的切除手术时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将我院进行胸段椎管内肿瘤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全椎板入路显微切除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以及疗效、脊椎稳定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半椎板显微手术比较全椎板入路显示良好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比较(t=8.473,P0.001)、术中出血量(t=17.612,P0.001)、住院时间(t=16.655,P0.001)及下床时间(t=54.138,P0.001)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随访脊柱稳定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4,P=0.013);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2,P=0.576)。结论半椎板显微手术与全椎板入路相比,手术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9.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况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在伤后48h内放置鼻饲管后使用自配营养液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使用氨基酸、脂肪乳及葡萄糖实施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病例均按14~18cal/(kg·d)实施早期营养过渡支持,1周后两组病人均按30cal/(kg·d)提供营养支持。观察指标包括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每个指标在营养支持实施前测定1次,以后每周测定1次。结果:两组病人各自在改善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中未发现病人出现误吸及吸入性肺炎、腹泻、败血症等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状况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亦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探讨术中、术后脑血管保护策略.方法 随机抽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8-06~2009-02基底节区脑出血急诊行经侧裂- 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患者3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按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评定预后:Ⅰ级7例,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1例,死亡1例,无脑梗死及术后短期脑再出血病例.结论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安全、疗效好的手术方式;全程注重脑血管保护是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