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激素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SOM患儿作为病例组,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将病例组患儿随机分为A组(单纯口服抗生素治疗)、B组(口服抗生素联合局部激素治疗)和C组(口服抗生素联合全身激素治疗)各30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8~+T淋巴细胞比例和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比较A、B、C组患儿治疗后不同频率下气导听阈情况。结果病例组患儿的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和血清IL-2、IFN-γ、TNF-α、IL-6、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B、C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均下降,其中B组和C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或C组患儿在各同频率下气导听阈均显著低于A组患儿(P0.05),而B组与C组患儿在各同频率下气导听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M患儿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失衡,在常规抗生素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85例OSAHS患者,根据呼吸低通气指数(AHI)将其分为轻度组37例和重度组48例。另选取8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夜间呼吸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指标。结果重度组患者的BMI、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轻度组,轻度组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OSAH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其夜间呼吸指标具有相关性。结论 OSAHS患者表现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与睡眠暂停和低通气症状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分析40例慢性中耳炎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慢性中耳炎患者的症状、耳镜检查及真菌鉴定结果等进行诊断,将患者分为局部用药组20例(20耳)和联合用药组20例(20耳),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治患者随访6个月,局部用药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85.0%,联合用药组治愈率为75.0%、总有效率90%;联合用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局部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与长期滥用抗菌药物及免疫制剂导致菌群失调有关,治疗慢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建议以局部用药为主,辅以氟康唑等口服广谱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5.
鼻内窥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春荣  李丰德 《海南医学》2005,16(9):146-146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论 154例鼻内窥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11.69%,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60%。  相似文献   
6.
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气候温暖潮湿,霉菌性鼻窦炎较多见。现收集1999年9月~2005年10月收治的霉菌性鼻窦炎3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急性喉炎患儿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2组均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3L/min)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布地奈德治疗,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确切,可促进临床症状消除,患儿耐受性好,可作为急性喉炎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亚群及其相关因子(IL-12、IL-2、INF-γ)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观察组)、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4、IL-27、INF-γ、CRP、ESR、TNF-α水平,计算Th1/Th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27、INF-γ水平及Th1/Th2降低,而IL-4、CRP、TNF-α水平及ESR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IL-27、INF-γ水平降低,IL-4水平上升,Th1/Th2值下降,此变化可能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患者行双梭形切口手术方式和传统单切口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4例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双梭形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单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4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痊愈率、无效率分别为95.24%、0,对照组分别为71.43%、19.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完成12个月以上随访,随访率均为1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先天性耳前瘘合并感染患者应用双梭形切口手术方式治疗,确保了瘘管炎症组织的彻底完整清除,手术方法更科学,临床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毛囊炎系毛囊部的化脓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笔者研制的复方毛囊炎可治疗38例多发性毛囊炎,疗效尚好,报告如下。1.复方毛囊炎酊的制备:百部、海桐皮各100g,苦参50m,氟呼酸、甲硝吐2.sin,蒸馏水100ml,95%乙醇加至1000ml。将百部、苦参、海桐皮3味中药碾成粗粉,加入95%乙醇适量浸渍7~lod,滤过得浅棕色滤液,加入甲硝哩粉使溶解,此溶液为甲液。在烧坏中加人氟呼酸粉,加入100ml蒸馏水搅成浆状液,缓慢滴加入冰醋酸并搅拌至氟呗酸恰好全部溶解即得动液。将甲液与己液混合,补加95%乙醇至IO00ml即得。2.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