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科在1992年2月至2004年4月间,采用改良尿道会 师术治疗小儿后尿道损伤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患者,年龄≤12岁,均由外伤性骨盆骨折 所致。术前均有尿道滴血、排尿困难及尿潴留,肛门指诊无直 肠合并伤,试插导尿管失败。其中6例逆行尿道造影提示后 尿道损伤。 2 手术方法 基本手术步骤与注意事项同传统尿道会师术。本术式的 不同点在于对尿道置管方式上作了改进。具体方法如下:取 F12金属导尿管,借助吸引器在其内预置一根长的10号丝 线,线从尖端侧孔引出后回折至导尿管尾部,与线另一端并在 一起。常…  相似文献   
2.
外固定器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 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 182例 ,包括新鲜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 ,陈旧性骨折及骨不连 ,骨折伴神经损伤 ,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及感染性骨折。 结果 182例中骨折愈合率 94 5 % ,钉道感染 3 8% ,固定钉松动 0 6 % ,膝关节功能受限 1%。 结论  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有①操作简单、迅速 ;②手术创口小、小切口、甚至不切口 ;③可调整且有重新复位作用 ;④可达生物固定 ;⑤对关节功能影响小 ;⑥不需二次手术的特点。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良好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米索前列醇(米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足月引产方面,国内已有报道.我院2005年4月~2006年4月,将其应用于60例足月妊娠的孕妇,并与催产素在引产的效果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反鼓取皮筛状移植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挫裂伤患者的皮肤组织瓣用鼓式取皮机反鼓切取制成筛状中厚自体皮,立即封闭创面,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Ⅰ期愈合,1例有少量点状皮肤坏死,换药2周后愈合,1例少量补充(0.5%)植皮愈合。移植皮肤质地2~3个月后柔软,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挫裂伤的皮瓣反鼓取皮筛状移植操作相对方便,省时省力,节省皮源,成活率高,功能与外形恢复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1954年我校提出高原心脏病是高原适应不全症的一个类型。并于1959年观察到高原心脏病患者有右心衰竭症状,X线显示肺动脉段突出,右室增大,心电图表现为右心室肥大和劳损(2a)。同时对5例婴儿高原心脏病进行尸体解剖,发现肺动脉壁明显增厚,尤以中层为显著,中层断面体积增大,血管壁厚与腔径之比值上升,右心室明显肥大和扩大(2b)。基于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上尿路结石伴感染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采用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置入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比较不同时间段两种引流方式对控制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入院的104例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或经皮肾穿刺造瘘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至手术的时间不同分为2h内组、2-12h组和12-24h组,每组根据引流方式分为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两种,比较3个时间段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术前及术后三天(Temperature,T)、血常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percentage,NEU)、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尿常规白细胞(leucocyturia)变化和体温恢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预定的手术方式,无一更改手术方式。术后第1d,三组患者尿常规白细胞明显增多;三组不同时间段的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所采取的两种不同手术方式中,T、WBC、NEU、CRP、PCT及尿常规白细胞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同一手术方式不同时间段的比较,12-24h组患者T、WBC、NEU、CRP、PCT及尿常规白细胞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2d,2h组与2-12h组中行微造瘘的患者体温、WBC、NEU均降至正常范围内,两组T、WBC、NEU、CRP、PCT及尿常规白细胞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12-24h组中,微造瘘组的患者T、WBC、NEU、CRP、PCT及尿常规白细胞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d,同一手术方式不同时间段的比较,12-24h组患者T、WBC、NEU、CRP、PCT及尿常规白细胞均未降至正常范围,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行引流术,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对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优于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如确定选择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如入院2h内是最佳手术时间;如确定经皮肾穿刺造瘘术,12h内手术均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抵抗素、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并分析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血清抵抗素水平、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抵抗素水平与体质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负相关(P<0.05).对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抵抗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压控制情况和年龄进入回归方程(OR分别为3.505、2.222、-0.589、5.367及2.481).结论 脑梗死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清抵抗素水平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肾囊肿的部位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以提高单纯性肾囊肿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8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全身情况、囊肿位置及囊肿大小等特点与成功治疗肾囊肿的相关性。结果接受经皮穿刺引流并反复注射无水乙醇或联合生物蛋白胶的患者225例,接受经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生物蛋白胶治疗的患者158例,接受输尿管镜下内切开引流术者15例。其中有效率99.5%,治愈率94.0%,无其他脏器损伤、感染性休克、化学性肾盂肾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应根据肾囊肿部位、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氢质子核磁波谱(H1-MRS)检查对儿童热性惊厥(FS)的脑实质异常的检测效率,及其用于预测临床预后的价值。 方法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自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8例F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颅脑MRI及H1-MRS检查,比较MRI和H1-MRS检查对FS患儿颅内异常检出效率差异。根据H1-MRS结果计算代谢物质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磷酸肌酸(Cho)]、NAA/Cr、NAA/Cho值,然后根据患儿出现临床不良预后情况分为有不良临床预后组和无不良临床预后组,比较2组患儿间NAA/(Cr+Cho)、NAA/Cr、NAA/Cho值差异,并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结果38例FS患儿中,MRI检出颅脑异常情况有23例,H1-MRS检出颅脑异常情况有32例,异常情况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30,P=0.021)。13例FS患儿出现不良临床预后,有不良临床预后组患儿中表现为复杂型的比率高于无不良临床预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不良临床预后组患儿的NAA/(Cr+Cho)、NAA/Cr、NAA/Cho值均小于无不良临床预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NAA/(Cr+Cho)、NAA/Cr、NAA/Cho值对预测不良临床预后ROC曲线,其相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774、0.797。 结论H1-MRS检查对FS患儿脑实质异常的检出率高于MRI检查,且H1-MRS结果计算所得的NAA/(Cr+Cho)、NAA/Cr、NAA/Cho值在FS患儿中显著降低,其中,NAA/(Cr+Cho)值对患儿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吸气肌训练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共选取9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技巧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深吸气训练,每天训练4次,每次训练20min,共训练10d。于入院时、术前1d、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及术后第7天时进行疗效评定,评定内容包括呼吸肌力量检测、6min步行试验(6MWT)和Borg疲劳量表评分,并于入院时、术后第7天时检测2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同时运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诺丁汉健康量表(NHP)对2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记录2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上述各项疗效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时2组患者呼吸功能及运动能力均急剧下降,Borg评分明显增加,随后逐渐好转,但与入院时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时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6MWT、Borg评分、术后HADS焦虑评分、NHP总分、疼痛评分、睡眠评分及身体活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围手术期吸气肌训练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减轻术后焦虑症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