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孤立性膀胱浆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l9年5月10日收治的1例膀胱浆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诊疗过程、随访情况,总结现有文献讨论并总结本病诊治心得。结果51岁女性,因尿急尿痛入院。术前CT增强考虑肿瘤性病变,未除外膀胱癌,行膀胱镜检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提示为黏膜固有层内见大小一致的肿瘤细胞弥漫浸润,核偏位,呈浆细胞样,核分裂象罕见,高度疑为浆细胞瘤。免疫组化染色:Ki67(2%+),CD38(+),CD138(+),Kappa(+),Lambda(–)。术后予行进一步放疗(50Gy/25F),7个月后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膀胱浆细胞瘤临床上极其罕见,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治疗推荐选用根治性放疗联合手术切除;另外,血液科、放疗科和外科医师间的紧密协作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0例,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治疗组采用通淋固本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仅用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石排出时间、腰痛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90.0%和77.5%(P0.05),结石排出平均时间分别是(5.5±1.6)d和(8.2±1.2)d(P0.05),腰痛缓解时间分别是(2.1±0.5)d、(3.3±0.4)d(P0.05)。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降低患者肌酐(P0.05),但血白细胞计数和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组比较,通淋固本汤联合坦索罗辛能提高上尿路结石ESWL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内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有关PCNL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研究,时间截止至2016年10月,采用Rev 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研究,5 3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单因素分析结果 :肾功能不全[OR=2.78,95%CI(1.96,3.95),P=0.000]、术前尿培养细菌阳性[OR=3.41,95%CI(1.89,6.15),P=0.000]、术前尿常规白细胞异常[OR=3.78,95%CI(3.02,4.72),P=0.000]、糖尿病[OR=2.14,95%CI(1.33,3.45),P=0.002]、结石细菌培养阳性[OR=5.14,95%CI(2.46,10.73),P=0.000]和手术时间≥120 min[OR=2.31,95%CI(1.40,3.82),P=0.001]是PCNL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2)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尿培养细菌阳性[OR=6.83,95%CI(2.82,16.57),P=0.000]、术前尿常规白细胞异常[OR=5.43,95%CI(3.51,8.41),P=0.000]、糖尿病[OR=2.85,95%CI(1.45,5.58),P=0.002]、结石细菌培养阳性[OR=4.30,95%CI(1.30,14.21),P=0.020]和手术时间≥120 min[OR=2.72,95%CI(1.62,4.59),P=0.000]是PCNL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术前尿培养细菌阳性、术前尿常规白细胞异常、结石细菌培养阳性和手术时间是PCNL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影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4.
我院2015年10月收治1例膀胱平滑肌瘤并发膀胱结石病例,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现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报告如下.
  患者,男,35岁,因“反复排尿不畅2年”入院,表现为排尿不畅,时有尿频、尿急、尿痛,偶有肉眼血尿,尿中断、尿不尽、尿线较细,夜尿1~2次.尿白细胞8.9个/μl,尿红细胞85.7个/μl.B 超提示膀胱壁三角区(前列腺前方)可见一低回声团,大小约42 mm×39 mm×35 mm,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欠均匀,与前列腺紧密相邻,相应膀胱壁黏膜层及浆膜层光滑、完整;CDFI:病灶内部可见斑点状血流信号;残余尿104 ml(图1).CT 平扫+增强:膀胱内见一大小约19 mm×15 mm 类圆形致密影,边界清晰;膀胱后壁见一大小约41 mm×37 mm 高密度影,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晰,宽基底,增强后轻度强化;盆腔内未见积液及肿大淋巴结影(图2). MR 平扫+增强提示膀胱输尿管处见类圆形占位,T1 WI 为等、略低信号,T2 WI 为稍高信号,Gd-DTPA 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其内坏死区未见强化,膀胱受压向前移位(图3).一期予行膀胱镜检查术+膀胱碎石术,术中行肿物活检和切除困难,遂于术后第3天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膀胱肿瘤切除联合膀胱镜检术,术中见前列腺无明显增生,后尿道近膀胱颈处有一肿物自上方压迫,致使局部尿道管腔变窄;膀胱内可见广泛膀胱小梁形成,膀胱底部可见一淡黄色结石,膀胱各壁黏膜未见新生物.术中取腹膜外入路,将肿瘤连同邻近的膀胱前壁受压组织完整切除,全层缝合关闭膀胱.术后病理提示梭形细胞肿瘤(图4、5),结合免疫组化,符合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思路。方法:总结分析 1 例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经过。结果:该例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影像学检查提示神经鞘瘤可能,肿瘤性质不明, 考虑神经鞘瘤可能,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术后病理学检查回复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结论: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如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可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初步判断, 并借助病理结果进一步确诊,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