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应用舌刺联合头帽颏兜矫治有不良舌习惯的前牙反(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测量分析25例应用舌刺联合头帽颏兜矫治完成的前牙反(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19个相关测量项目进行Mann-Whitney 秩和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分析矫治效果.结果:25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上、下颌骨相对矢状向位置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前牙反(牙合)解除.SNA、ANB、颌凸角、U1-SN、U1-NA角、前牙覆盖及上唇到E线的距离均增大,差异显著(P<0.05).SN-PP、SN-OP、L1-MP、L1-NB角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有关的2个测量项目ANS-PNS和Cd-Gn线距,治疗后男性及女性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结论:舌刺能有效纠正舌不良姿势位,同时促进上颌骨发育,配合头帽颏兜纠正下颌骨前移位,是阻断性矫治有不良舌习惯的前牙反(牙合)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3.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正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通过矫治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代替因龋坏或矫治需要而拔除的第一或第二磨牙,恢复牙列完整性及咀嚼功能.方法 选择因各种原因拔除了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且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的14例错牙 合畸形患者,应用固定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对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进行直立并近中移动,关闭拔牙间隙.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得到直立并近中移动,代替了缺失的磨牙,恢复了牙列的完整连续性,建立了良好的邻接关系及咬牙合关系.结论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通过矫治,可以代替缺失的磨牙,恢复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下颌中切牙不同唇倾度与牙槽骨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和CBCT影像资料,按照下颌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分为3组,即舌倾组L1-MP<85.6°;正常组L1-MP为85.6°~99.6°;唇倾组L1-MP>99.6°。三维重建CBCT,在矢状面图像上沿下颌中切牙长轴,选择牙槽骨截面最大的图像,将牙根从釉牙骨质界到根尖点平均分为4段,测量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并合计得到总厚度,观察计数骨开窗及骨开裂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舌侧及总牙槽骨厚度在各测量位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中1/2、根尖1/4及根尖处牙槽骨厚度唇侧均小于舌侧。舌侧牙槽骨厚度在各测量位点均为舌倾组小于唇倾组, 牙槽骨总厚度在根尖、根尖1/4、根中1/2处舌倾组比唇倾组薄。唇倾组和舌倾组的骨开裂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颌中切牙舌侧及总牙槽骨厚度从根尖区到根颈区逐渐变小,舌倾组舌侧及牙槽骨总厚度比唇倾组薄,下颌中切牙牙轴过度唇倾或舌倾易发生骨开裂。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骨性Ⅰ类与骨性Ⅱ类患者锥形束CT影像资料进行定点测量, 探讨两类患者之间下颌骨对称性的差异, 分析下颌骨对称性与ANB角的相关关系。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纳入骨性Ⅰ类及骨性Ⅱ类患者各30例, 采用三维测量软件对初诊拍摄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下颌骨标志点的标定和线距的测量,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髁突、下颌升支、下颌角、下颌体部的相关指标。结果组内对比:骨性Ⅰ类组中双侧髁突最后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52.76±2.47) mm, 右侧:(53.95±2.21) mm, P=0.004]、髁突最侧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59.40±3.31) mm, 右侧:(60.79±3.37) mm, P=0.013]、乙状切迹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47.88±2.18) mm, 右侧:(48.84±2.54) mm, P=0.012]、喙突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46.59±2.49) mm, 右侧:(47.28±2.54) mm, P=0.043]和下颌升支长度[左侧:(57.00±4.50) mm, 右侧:(57.97±4.96) mm, P=0.020];骨性Ⅱ类组所有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