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名,分为PELD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腰椎曲度指数及MacNab评分对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腰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和对照组相比,PELD组术后各时间点VAS、TUG得分及ODI指数更低,腰椎曲度指数升高,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结果说明,PELD技术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降低患者腰腿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骨科内固定手术中用骨钻钻孔时,为预防减少电钻对骨组织损伤,常需在钻头及钻孔周围组织注水。常用的注水针头大多是购买特制的钝头冲洗针头,或是临时用血管钳将针头尖端折断再折弯制成,也有手术中将注射器与连针头一起直接注水。以上3种方法中,前一种价格相对昂贵;第2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直肠前切除加直肠前壁折叠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施行直肠前切除加直肠前壁折叠术,观察其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15例病人全部一次性治愈无便秘、吻合口漏、感染.随访5个月~4年无复发.结论 乙状结肠、直肠前切除加直肠前壁折叠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在骨科内固定手术用骨钻钻孔时,为避免钻头过热对骨组织的损伤,常需在钻头注水降温,特研究设计了一种可操控注水器,用于降低钻孔时所致的高温。经临床使用,该注水器能在钻头钻孔时自动注水降温,冲洗术野,且制作简单、易于操作,有效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期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2003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采用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12例.总结术后疗效并随访其排便功能。结果病例随访显示,12例患者的肛门具有良好收缩力,无明显肛门失禁,排便功能良好,效果满意。排便情况经临床评分结果为优良。结论经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可以达到充分暴露术野.缩短治疗时间的目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麻醉手术专科药品说明书档案,观察本科室医务人员建立档案前后合理用药的变化。方法将本科所有药品说明书按照静脉药和外用消毒药品分成两类扩印成册,建立两份档案,放在固定文件盒里,观察建档前后医护人员对药品的说明书阅读比例,对药品的理解及合理使用药物的比例。结果建档前后医护人员对说明书的阅读率分别33.5%.76.9%,对药品的理解率分别30.8%,81.9%,合理使用药物率分别53.2%,75.8%。建档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档案的建立,提高了麻醉手术科医护人员对药品说明书的阅读,对药品的理解,增加了合理使用药物的比例,提高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PPH与外剥内扎术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环状脱垂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环状脱垂痔随机分组进行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和外剥内扎术(MMH)治疗,每组50例对比观察2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指数、肛门功能测定、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MMH相比,PPH在缩短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及术后满意度等方面有明显优势(P〈0.001)。但术后残留皮赘,痔回缩不全更为常见。结论PPH在治疗环状脱垂痔方面有缩短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等特点,术后满意度明显优于MMH,但在术后残留皮赘痔脱垂回缩方面不如MMH。PPH最佳适应症为三度脱垂性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脱垂性混合痔。外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从术后残留皮赘及痔回复不全方面考虑仍以MMH手术为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穴位按压联合心理干预抑制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将208例阑尾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观察在术者切开腹膜准备找阑尾时,护士用左手握住病人拇指以外的四指,右手拇指尖按压合谷穴和内关穴,每穴位持续1 min,两穴交替按压,按压强度以患者局部出现酸麻胀感为度,一直到阑尾切下,腹腔探查完结束,边按压边与病人轻声交谈,让病人深呼吸,以分散病人注意力,放松心身,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心前区疼痛、恐惧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压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抑制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象限法评估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分布情况,分析骨水泥弥散分布类型与椎体强化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满足条件的病人170例。根据脊柱正侧位片将伤椎分成4个象限,根据术后骨水泥在伤椎内弥散分布情况分为弥散均匀组和弥散不均组。比较两组术后再骨折发生率及再骨折类型,以及术后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及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 170例病人均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其中弥散均匀组90例、弥散不均组80例。发生再骨折33例,发生率为19.41%;弥散均匀组发生再骨折12例,发生率为13.33%;弥散不均组发生再骨折21例,发生率26.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散均匀组发生再骨折部位以邻椎骨折为主,而弥散不均型邻椎及术椎发生再骨折概率相近。弥散均匀组病人术后骨水泥泄漏发生率低于弥散不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及Cobb角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与骨水泥弥散类型相关,通过象限法定义为骨水泥弥散不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躯体神经(鞘神经)在齿状线周边分布的情况,探讨痔术后疼痛原因。方法 通过对混合痔术后切除的横跨齿状线的痔体做病理切片,以神经染色的方法,了解躯 体神经(鞘神经)在齿状线附近分布的情况。同时比较改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与传统方法术后疼痛差异。结果 约50%肛门神经末梢跨越齿状线,最长可跨越齿状线上2厘米。结论 肛门神经末梢跨越齿状线可能是导致传统痔手术后疼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