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分娩有可能引起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小量出血常于数天内消退,大量出血有时可持续达3个月之久。一般认为剖腹产的新生儿很少发生这类并发症。视网膜出血多发生在第二产程。von Barsewisch在《围产儿视网膜出血》一书中曾指出:第二产程时间长短与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密切相关。Neuwei1ev等发现第二产程延长则视网膜出血发生率增高,不过未说明麻醉方法。 Crawford曾指出腰部硬膜外麻醉可使第二产程显著延长,器械助产的机会增多。作者曾对比新生儿严重视网膜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塞后,至少要等待六个月才能做择期手术。Tarhan报道,心肌梗塞后三个月内施行麻醉者,术后37%的病人在一周内再次发生心肌梗塞,如果等待3~6个月则发生率下降到16%,而6个月以上做手术者则术后再次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大致固定在5%左右。麻醉和手术最危险的时间是心肌梗塞后的头15天,此时还有  相似文献   
3.
作者自1972年1月至1976年12月,5年中处理65岁以上的麻醉病例共814例,其中80岁以上者58例,约占7%,多数因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重危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受内、外儿和麻醉等专科的重视。这一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重要器官功能代偿不全诊治问题。急性肺功能不全的处理,现已取得明显的进步,60年代死亡率为60~80%,近十年来巳降到30%以下。主要是对肺的生理,换气模式以及与治疗有关的心血管并发症等逐步加深了认识。但是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却  相似文献   
5.
1980年 Altura 等研究氯胺酮对血管平滑肌功能的影响时,发现氯胺酮有类似局麻药效果。1981年 Tung 将微量氯胺酮注入鼠的蛛网膜下腔,证实有止痛效果而无明显副作用。1982年 Brock-utne等为了观察氯胺酮及其防腐剂氯化苄乙氧铵(ben-zethonium chloride)注入蛛网膜下腔是否安全,所以选6只成年狒狒进行单盲法随机试验。给狒狒肌注氯胺酮后施行腰穿,其中2只注生理盐水作对照,给另外4只的蛛网膜下腔内注入上述含防腐剂的氯胺酮0.06mg/kg。麻醉很快苏醒,在3~4小时内未见任何异常反应或活动。1个月后将此6只狒狒全部宰杀并进行解剖,肉眼观察脊髓及其各层被膜未发现异常,显微镜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炎症反应或硬膜增厚。注生理盐水和注氯胺酮的两组动物均有1~2对神经根水肿,但与穿刺部位无关。结论是氯胺酮注入蛛网膜下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导1975.7.1~1979.6.30熊本大学附属医院老年人麻醉1,641例,占同期麻醉总数19.8%。其中男性940例,女性701例。60~69岁1,020例(62.2%)、70~79岁563例(34.3%)、80~89岁53例(3.2%)、90岁以上5例(0.3%)。外科手术占半数以上,多为消化道肿瘤;泌尿疾病次之,主为膀胱肿瘤和前列腺疾患。老年人在术前常有种种合并症,按系统分计循环异常者792例占48.3%,收缩期血压高于160mmHg者占15.9%。以前曾用降压药,特别是持续应用利血平者,使术中血压显著下降,升压药效果不佳,故需于术前1~2周停药。但是,术前  相似文献   
7.
氯胺酮和安定复合全身麻醉可用于多种手术。安定可以减少氯胺酮的同量和付作用,但是对氯胺酮升高血压和颅内压的作用是否有影响,由于分别给药所以结果尚不一致。作者采用 Burnap 倡导的将两药同时静脉滴注的方法,对105例需做放射学检查的神经科病人进行观察,并尽量不用吸入麻醉以便加以评价。本组计男性57例,女性48例,年龄从10个月至75岁,实施气脑造影97例,脑血管造影8例。一般情况均良好,麻醉前均无高颅压  相似文献   
8.
休克曾被认为是毛细血管灌注不足。多数休克病人的血管强烈收缩(仅心脏和脑除外),结果限制血流从动脉进入毛细血管。缩血管药则更使之加重。静脉补液时,小动脉往往松弛,血中儿茶酚胺浓度下降。但是,有些休克,特别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小动脉则并不舒张,因为毛细血管内有微栓。这样即使经静脉充分补液也无反应。肺  相似文献   
9.
虽然对烧伤的病理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在发生肺部合併症者死亡率仍很高。近来,Achauer等(1973)报告了三组病人:第一组为在伤后24小时内由于水肿发生了上呼吸道梗阻者。第二组为在入院时无症状,于数日后出现片状肺不张,肺水肿和感染而呈进行性呼吸功能不全者。第三组为发生晚期呼吸道併发症,如支气管肺炎或肺栓塞者。下面为第二组病  相似文献   
10.
前交通动脉常由于解剖变异及血管痉挛,在血管造影时不能充分显影。此外动脉硬化性弯曲和拉长也可改变正常形态。在该部位动脉瘤手术中忽视这些微动脉和小动脉,有可能造成性格改变、记忆缺陷、偏瘫、失语、视野缺损、甚至死亡。因此研究前交通动脉及其附近显微血管关系对前交通动脉瘤手术甚为重要。现在通过放大技术,在剥离动脉瘤时已能看清并保留邻近的小动脉。最近 Perlmutter 和Rhoton 对50例成人尸体的脑部以及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回返动脉群及其小分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