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前列腺按摩液病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并探讨其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为系统、规范地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炎提供依据。方法:320例前列腺炎患者,每例采集前列腺按摩液并一式3份:其中1份做细菌培养及鉴定,另1份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第3份用胶体金法测衣原体。在采集前列腺按摩液前抽取静脉血供PSA检测。结果:320例前列腺按摩液标本,分离出病原菌244株,其中细菌188株,以葡萄球菌为主;支原体和衣原体44株,以解脲脲原体(UU)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较敏感;UU主要对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病原菌培养阳性组的血清PSA水平[(6.98±0.56)μg/L]较阴性组[(2.32±0.12)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炎可引起血清PSA水平升高,其感染的病原体对不同的抗菌谱耐药性差异很大,应在正确的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指导下,选择合适以及个性化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探讨口服秋水仙碱引起血清CA72-4升高的原因。结合口服秋水仙碱引起非肿瘤患者血清CA72-4增高的病例,通过细胞实验探讨秋水仙碱对胃癌细胞BGC-823 CA72-4分泌的影响,通过体外秋水仙碱和血清共处理,明确秋水仙碱是否直接干扰血清CA72-4的测定。不同浓度(0、0.5、5、50μg/L)的秋水仙碱处理胃癌细胞BGC-823 24 h后,各组细胞上清液CA72-4的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秋水仙碱与患者血清体外共处理1、2和3 h后,各组血清CA72-4的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A72-4是指示胃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但胃癌细胞中CA72-4的产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秋水仙碱引起CA72-4升高的机制也未被完全阐明,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应考虑药物因素可能引起的血清CA72-4浓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试验评价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患者的TEG主要参数值[R值、K值和血凝块最大强度(MA)]和常规凝血试验主要参数值[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Plt)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Plt≥100×109/L的患者,MA与Plt呈正相关(r=0.37,P<0.01);Plt<100×109/L的患者,MA与Plt无相关性(r=0.05,P>0.05)。R值与APTT呈正相关(r=0.15,P<0.05),而与INR无相关性(r=0.14,P>0.05)。K值与FIB整体呈负相关(r=-0.25,P<0.01);但当FIB<2g/L时,K值与FIB无相关性(r=-0.11,P>0.05)。结论 两者联合应用更能全面反映患者的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探讨血糖和血脂控制情况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患者99例,年龄≥40岁,单一服用阿司匹林(100mg/d)作为抗血小板药物,服药时间在1年以上。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并计算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率,以抑制率50%记为阿司匹林抵抗(AR),同时检测患者血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进而分析代谢状态与AR的关系。结果 99例病例的AR总体发生率为28.3%。根据空腹血糖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糖耐量异常组和糖尿病组,3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91.6±34.8)%、(64.0±81.9)%和(70.3±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血清TG结果将患者分为TG正常组(≤1.7mmol/L)和TG异常组(1.7mmol/L),两组的血小板抑制率[(82.9±53.9)%vs.(78.0±62.9)%]和AR发生率(27.3%vs.30.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血清TC结果将患者分为TC正常组(≤5.17mmol/L)和TC异常组(5.17mmol/L),两组的血小板抑制率[(82.7±56.3)%vs.(83.3±77.4)%]和AR发生率(28.0%vs.29.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状态可能是干扰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原因之一,AR的发生与有血糖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卡托普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法优化测定方法。方法:取待测人血浆0.5 ml,加入维生素C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防止氧化,加入对溴苯甲酰甲基溴溶液衍生化后,经酸化,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取上清液20μl进样分析。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10 mmol/L醋酸铵,醋酸调pH值3.5),色谱柱为江苏汉邦C18柱(150 mm×4.6 mm,5μm),流速为1.0 ml/min,LC-MS/MS多反应离子检测,正离子模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是卡托普利m/z 414.1→216.2和地西泮m/z 285.4→193.2。结果:卡托普利的线性范围为1~100 ng/ml,方法的回收率〉80%,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均〈15%,稳定性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结论:本方法特异性强、快速、灵敏度高,相比以前报道的方法更适用于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血或妊娠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标本1000例,以初次输血且无妊娠史的标本为对照,均用微柱凝胶法做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标本正反定型不一致率、交叉配血不合率和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分析影响交叉配血结果的原因。结果输血或妊娠组的交叉配血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的比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血或妊娠组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输血或妊娠影响交叉配血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存在不规则血型抗体。结论输血或妊娠可能刺激机体产生不规则抗体,输血前应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并根据抗体鉴定的结果选择无相应抗原的血液输注,以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测定在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钙(Ca)、磷(P)在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40例糖尿病(DM)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BAP、Ca、P。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BAP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3种不同方法检测血糖所造成的干扰效应。方法参照CLSI EP7-A2文件,将系列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按照5%体积加入到新鲜混合血清中,分别用己糖激酶法(方法 A)、葡萄糖氧化酶法(方法B)、葡萄糖还原酶电极法(方法 C)检测混合血清的葡萄糖水平,评价维生素C对3种不同方法检测血糖的干扰程度。结果维生素C在1 250mg/L时对方法 A测定血糖无干扰。在156mg/L时对方法 B产生临床不可接受的负干扰,对方法 C产生临床不可接受的正干扰,并且对2种方法的干扰程度随着维生素C的浓度升高而升高。相同浓度的维生素C对同一方法测定不同水平血糖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高浓度维生素C对葡萄糖氧化酶法和葡萄糖还原酶电极法测定血糖均会产生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桂枝茯苓胶囊对原发性痛经(PD)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其对前列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β-内啡肽、白介素-1β和一氧化氮等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PD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安慰剂组,每组15例,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症状改善以及外周血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PD患者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桂枝茯苓胶囊有升高PD患者外周血前列腺素E2,降低β-内啡肽、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趋势。结论:中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PD有显著疗效,可能与调节外周血炎症因子含量,发挥其治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驱动蛋白6是驱动蛋白超家族中一类参与胞内转运的特殊蛋白质。近年来,研究发现驱动蛋白6基因rs20455位点(Trp719Arg)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可能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易感性密切相关,且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使驱动蛋白6基因变异者显著获益。本文就驱动蛋白6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