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优化桂枝、当归挥发油微囊的处方,对处方优化后制备的微囊进行相关表征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桂枝、当归挥发油微囊。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方法对处方优化后制备的微囊进行表征。按照10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药后采血,HPLC测定血药浓度,比较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 最佳处方为芯材-囊材比1∶1.7,囊材浓度为10.25%,复合囊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麦芽糊精比为3.8∶1,高压均质压力为20 MPa,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85 ℃。在该条件下,测得微囊的载药量为(18.94±1.09)%,包封率(96.03±2.9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挥发油已成功被包覆在囊壁材料中,微囊基本形状为球形,表面凹陷但无明显裂缝。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微囊组的达峰时间(tmax)、半衰期(t1/2)、清除率(CL)、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药物从中央室消除的一级速率常数(k10)、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12)、药物从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的一级速率常数(k21)等药动学参数与挥发油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药动学结果表明微囊有效延长了桂枝、当归挥发油在体内滞留时间,促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62倍。结论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优化桂枝、当归挥发油微囊的处方工艺,具有良好预测性。处方优化后制备的微囊具有良好载药性能,提高了挥发油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
迟发性小肠破裂临床上较少见,其症状、体征出现晚且易被掩盖,常常延误诊断,病死率较高。目前国内对迟发性肠破裂的认识尚不统一。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将外伤36h后出现的肠破裂伴腹膜炎表现者称为迟发性肠破裂[1]。结合我院1975~1997年收治的此类患者15例,就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3例,其中青壮年10例。十二指肠伤2例,空肠伤9例,回肠伤4例,均系钝性伤所致,均经手术证实。合并脑外伤2例,腹腔实质脏器破裂5例,骨盆骨折2例。损伤至穿孔时间为3~20d。其中二次手术者3例,术后死亡2例。2 讨论2.1 性别及年龄 本…  相似文献   
3.
疏肝消瘿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4年1月~2000年10月采用自拟疏肝消瘿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2例中,男7例,女25例;年龄16~45岁,平均31.5岁;病程1年以内19例,1~2年6例,2年以上7例;甲状腺大18例,突眼8例;实验室检查血清T33.9~7.9nmol/L,T4152~309nmol/L,TSH0.08~0.3mu/L. 诊断标准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为依据,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即可诊断为本病.①临床症状:多食易饥,消瘦乏力,易兴奋,怕热多汗,心悸烦躁,失眠多梦,大便次数多,月经不调,贫血等;②体征:甲状腺肿大,眼球外突,眼裂增宽,四肢震颤,心动过速,脉压差增大;③实验室检查:血清T3、T4超出正常值,TSH低于正常值.(本院正常值T30.7~2.3nmol/L.T445~130nmol/L,TSH0.4~3.0mu/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及低流量氧疗的治疗及一般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给予通气护理,3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动脉血pH值、PaCO2、PaO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和动脉血pH值、PaCO2、PaO2较前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及通气护理可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减慢了心率、呼吸频率,降低了PaCO2,提高了PaO2。  相似文献   
5.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行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效果。2013年2月至2017年10月,三阴性乳腺癌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保乳手术组(55例)和改良根治手术组(65)例,对两组患者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焦虑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乳房美容效果、局部复发情况、远处转移情况、生存率。结果显示,保乳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与改良手术组相比,保乳手术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和乳房美容满意率均明显提高,心理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TNBC患者采取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安全有效,与改良根治术相比,对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影响,但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方法较多,但都有一定的复发率,据报道,其复发率为3%~70%[1].我们1990年7月至2001年3月间采用腹直肌前鞘条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共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中国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较为广泛,但缺少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目的:对中国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0)、万方数据库(1982/2011)、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0),以"表皮生长因子"和"深Ⅱ度烧伤"为检索词,收集有关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与不采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相比较的随机对照实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536例深Ⅱ度烧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第2周和第3周创面愈合率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2,P=0.01);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瘢痕增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0001);而在减少烧伤创面疼痛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6)。表明应用表皮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和减少瘢痕增生的形成,但对缓解创面疼痛程度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背景:表皮干细胞以显著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及皮肤组织工程学中诱人的应用前景,作为"种子细胞"成为皮肤创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的:综述表皮细胞去分化逆转为表皮干细胞的研究近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01/2011-01PubMed、Highwir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dedifferentiation,epidermalcells,epidermalstemcells,induction,去分化,表皮细胞,表皮干细胞,诱导"。共检索到文献2754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6篇。结果与结论:去分化来源的表皮干细胞与机体自身来源的表皮干细胞之间在形态学和功能有许多相似点,并可表达表皮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表皮细胞去分化途径制造表皮干细胞,可以作为机体自身来源表皮干细胞的替代细胞应用于皮肤损伤重建和再生的相关研究,为实现皮肤创伤由解剖修复到功能修复的"完美修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背景:中国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较为广泛,但缺少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对中国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0)、万方数据库(1982/2011)、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0),以“表皮生长因子”和“深Ⅱ度烧伤”为检索词,收集有关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与不采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相比较的随机对照实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536例深Ⅱ度烧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 < 0.01);第2周和第3周创面愈合率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 2,P=0.01);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瘢痕增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 < 0.000 01);而在减少烧伤创面疼痛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6)。表明应用表皮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和减少瘢痕增生的形成,但对缓解创面疼痛程度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有研究表明急性创伤可导致内源性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表达下调,导致不愈合的发生。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rhEGF联合血糖控制下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Wistar糖尿病大鼠制备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联合治疗组于烫伤前1周控制血糖至对照组水平,并在烫伤24 h内创面喷洒rhEGF;rhEGF组仅创面喷洒rhEGF;血糖控制组仅控制血糖;对照组不制备糖尿病模型,烫伤后处理同联合治疗组。烫伤后1,3,5,7,11,15,21 d取创面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烫伤后各组大鼠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增多,分别在5~7 d及7~11 d达高峰,且联合治疗、对照组峰值较rhEGF、血糖控制组高(P < 0.05)。烫伤后7~21 d,联合治疗、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rhEGF、血糖控制组(P < 0.05)。说明局部应用rhEGF在联合血糖控制下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的愈合,可能与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