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信息处理的内容和方式,结合国外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针对目前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现状,提出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的几个策略:思想上主动认识、主动学习;电脑技术人员深入临床、协作开发,用友好的人机界面,简化操作;采用现实的标准化和适宜的选择;以临床为中心,试行双轨法和设立新的岗位;重视临床信息系统的充分应用、发挥医院信息系统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管周围组织组织粘连情况及其与时间关系,以期为临床缩短经皮经肝胆道内镜(PTCS)治疗间期的可行性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雄性小家猪随机分为4组:即术后第3、5、7、14 d共4组。开腹逆行穿刺置管形成模型,观察引流管周围腹膜之间的组织组织粘连情况并分级。结果所有模型管周腹膜间出现组织粘连,注入美蓝未见变色,而除管周外其他腹膜间没有组织粘连。其中3 d组组织粘连以Ⅱ级为主;5 d后各组组织粘连以Ⅲ级为主。经秩和检验统计学分析示3 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176.2,P<0.05);5 d组、7 d组及14 d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76.2,P>0.05)。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第5 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引流管周围己形成完整致密组织粘连。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体内冲击波碎石在保胆手术中应用的初步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3年7月期间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的病例中采用体内冲击波碎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有15例由于结石大于1.2 cm采用了体内冲击波碎石、取石。术中胆囊腔内有少许出血现象,采用了去甲肾上腺素灌注止血的有3例。术后无出血、胆漏、胆汁性腹膜炎。住院时间32013年7月期间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的病例中采用体内冲击波碎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有15例由于结石大于1.2 cm采用了体内冲击波碎石、取石。术中胆囊腔内有少许出血现象,采用了去甲肾上腺素灌注止血的有3例。术后无出血、胆漏、胆汁性腹膜炎。住院时间36天。采用B超复查随访0.56天。采用B超复查随访0.52年,胆囊结石没有复发。结论体内冲击波碎石在保胆手术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及评价超声引导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肾镜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并总结操作经验。方法对8例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超声引导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肾镜治疗,评价结石清除效果和操作安全性。结果 8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成功,Ⅰ期取尽结石2例,Ⅱ期取尽结石4例,Ⅲ期取尽结石1例,1例因基础疾病放弃治疗,总结石取尽率为87.5%。术中发现胆道狭窄2例,经扩张或留置引流管支撑持续扩张。无死亡病例,无胆道出血或胆瘘并发症。1例胆道活检明确共存有胆管细胞癌。单次经皮肝胆管造瘘取石或经瘘管取石时间37~200 min,平均119.7 min。随访5~11个月,平均9.8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超声引导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肾镜治疗具有肝内胆管扩张的胆管结石,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满意,远期效果仍需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并胆管结石 (附7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并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腹腔镜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胆囊并胆管结石75例资料。结果72例手术成功,3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270min,胆总管T管引流42例,一期缝合30例;术后有3例发生胆漏,经保守治疗治愈;6例有肝内残余结石,于术后1.5个月经T管窦道取净结石。结论作好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择期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并胆管结石安全、可行,但需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在老年人中严格掌握好适应证胆总管一期缝合亦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胆手术中胆囊壁浆肌层缝合修复胆囊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方法取实验兔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其中为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组14只、胆囊壁间断全层缝合组14只以及对照组8只。该研究设置对照组只为观察在同等的麻醉、饮食和饲养环境因素条件下胆囊有无结石形成或其他变化,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时,不予分析。各组兔按术后7及21 d各取兔一半剖腹观察腹腔情况,并取胆囊缝合处组织,分别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术后所有实验兔均无胆漏;②病理切片表明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在术后7 d缝合处黏膜已愈合,术后21 d缝合处胶原纤维融合;③间断浆肌层缝合组和间断全层缝合组术后缝合口处组织胆囊壁厚度、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情况与胶原纤维含量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①用兔可以制作胆囊壁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的模型;②实验证明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与间断全层缝合同样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病例 :女 ,3 7岁。剑突下刀刺伤并伤口出血 3 0分由急救车送入院 ,来院途中渐昏迷。入院体检 :体温不升 ,脉搏、呼吸消失 ,血压O。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 ,心音消失。剑突下有 2 5cm伤口 ,周围有较多血迹。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5分钟后心跳恢复 ,心率每分钟50次 ,呼吸继而恢复 ,每分钟 1 5次 ,血压 1 1 /8kPa。迅速输液、备血 ,送手术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胸腹联合探查。先作上腹正中切口 ,发现膜腔内有较多积血 ,伤口经前腹壁、左膈下刺破膈肌进入心包 ,不断有鲜血流入腹腔。然后切断肋弓 ,将切口延向左侧第 5肋间达左腋前线 ,切开…  相似文献   
8.
胆囊壁结石微创保胆手术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胆囊壁结石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为其施行保胆取石手术(EGPCL)的价值.方法 ①复习观察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912例,找到胆囊壁结石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显微镜下病理特征及分布.②回顾分析保胆取石病例108例,重点分析胆囊内镜下发现胆囊壁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胆囊壁结石与胆囊收缩功能的关系以及保胆手术效果.结果 切除胆囊的病理切片中发现胆囊壁结石32例(3.51%),共71颗.其中黏膜层结石5颗(7%),肌层结石16颗(23%),浆膜层结石50颗(70%).扩张的罗一阿氏窦包裹胆囊壁结石而形似憩室,窦上皮为排列整齐、基本完整的粘膜上皮细胞.在108例保胆取石手术中发现胆囊壁黏膜层以及"黏膜下"结石10例(9.26%),其中术前检查收缩功能良好者8例(80%),功能欠佳2例;8例患者均有轻重不等的临床症状,包括功能欠佳者2例和功能良好者6例.取石术后全部胆囊壁间结石患者症状都得到改善,但2例术前功能欠佳者,术后B超检查分剐提示胆囊壁针尖样胆固醇沉积以及胆囊腔内淤滞物.结论 胆囊壁结石与胆囊腔内压力增高以及罗一阿氏窦形成密切相关;大部分胆囊壁结石位于浆肌层,保胆手术中难以全部观察到.胆囊内镜仅能取黏膜层结石以及部分浆肌层结石.胆囊壁结石大多数有临床症状.对那些壁间结石少、胆囊壁薄(<4mm)、胆囊功能好者,可取净结石,保留胆囊.而对那些有明显临床症状、胆囊壁结石多和壁厚≥4mm的患者,即使胆囊收缩功能好,笔者也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改良的经皮经肝胆道镜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附1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术(PTCS)的新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改良传统的PTCS方法,选择剑突旁入路。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一周后,进行瘘道扩张并将隔离鞘套置入瘘道内,然后应用各种腔镜经鞘套进行胆道内碎石、取石、胆道扩张,置内支架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就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全取净率为86.7%(13/15),术后无胆瘘与出血并发症。结论:对部分肝内胆管结石,尤其是残留或复发结石及其伴随的胆道狭窄和阻塞性黄疸,改良的PTCS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钳应用于家猪腹腔镜肝切除术中控制创面出血的可行性。方法:用“大雄机械CAD”软件设计腹腔镜肝钳,与杭州康友医疗设备公司合作试制肝钳,观察新肝钳在腹腔镜下通过钳夹、阻断肝实质局部血流,控制肝切除创面出血的可行性。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47.8±6.9)ml显著少于对照组(86.3±3.9)ml(t=11.898,P=0.000),实验组切肝时间(53.2±7.4)min显著少于对照组(97.5±5.8)min(t=11.54l,P=0.000),2组切除的肝组织重量无显著差异[实验组(34.7±4.2)g vs 对照组(35.3±4.2)g(t=0.245,P=0.812)]。结论:腹腔镜肝钳可阻断肝脏局部的血循环,减少腹腔镜肝切除时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腹腔镜下对肝脏进行缝合等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