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caspase-3及其底物DNA断裂因子(DNA fragmentation factor,DFF)45在胃癌前状态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aspase-3及其底物DFF45在胃癌发生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收集胃镜活检病理石蜡标本280例,其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89例、胃上皮内瘤变(IN)137例、胃癌54例。caspase-3及其底物DFF45蛋白表达分别采用SP法及高压修复抗原方法检测。结果 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CAG、IN、胃癌组织中分别为68.5%(61/89)、52.6%(72/137)和22.2%(12/54),以CAG最高、胃癌最低(P〈0.05);在不同级别IN组织中以高级别最低(P〈0.05);在CAG伴与不伴肠化生及胃癌不同分化程度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均〉0.05)。DFF4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CAG、IN、胃癌组织中分别为64.0%(57/89)、51.1%(70/137)和20.4%(11/54),也以胃癌最低(P〈0.05);在各个病理特征组中,caspase-3和DFF45蛋白阳性表达率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共同阳性表达105例,共同阴性表达89例,二者的效度有一定的关联性(k=0.3838,u=9.818,P〈0.05)。结论 caspase-3和DFF45蛋白在CAG、低级别IN黏膜中表达上调,而在高级别IN及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在胃黏膜损伤及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aspase-3及其底物DNA断裂因子(DNA fragmentation factor,DFF)45在胃癌前状态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aspase-3及其底物DFF45在胃癌发生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收集胃镜活检病理石蜡标本280例,其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89例、胃上皮内瘤变(IN)137例、胃癌54例。caspase-3及其底物DFF45蛋白表达分别采用SP法及高压修复抗原方法检测。结果 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CAG、IN、胃癌组织中分别为68.5%(61/89)、52.6%(72/137)和22.2%(12/54),以CAG最高、胃癌最低(P<0.05);在不同级别IN组织中以高级别最低(P<0.05);在CAG伴与不伴肠化生及胃癌不同分化程度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均>0.05)。DFF4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CAG、IN、胃癌组织中分别为64.0%(57/89)、51.1%(70/137)和20.4%(11/54),也以胃癌最低(P<0.05);在各个病理特征组中,caspase-3和DFF45蛋白阳性表达率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共同阳性表达105例,共同阴性表达89例,二者的效度有一定的关联性(k=0.3838,u=9.818,P<0.05)。结论 caspase-3和DFF45蛋白在CAG、低级别IN黏膜中表达上调,而在高级别IN及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在胃黏膜损伤及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6岁。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上段轻微疼痛,痛点处肿胀,伴左小腿酸困,左下肢屈膝、伸、直立时疼痛症状可稍有减轻,无左下肢各关节活动异常。近半个月来患者自觉左小腿上段疼痛加重,皮肤发红,皮温明显高于正常,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其他无不适,收住院。专科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欠佳,心肺、腹(-),左小腿上段肿胀,皮温升高,左胫骨上段骨骺外侧可触及骨性膨隆,质硬,未触及乒乓球样感,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诊断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04~2015-08行普通白光胃镜(WLE)检查发现局灶性病变且自愿接受NIB-ME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NBI-ME检查观察病变的胃黏膜、毛细血管形态,并分别依据Sakami分型标准以及Yao分类标准对胃黏膜及毛细血管形态进行判断,之后对病变进行活检,将NBI-ME观察到的胃黏膜以及毛细血管形态分型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内镜检查显示,100例局灶性病变最终病理组织学证实炎症31例(31.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4例(44.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25.0%),其中早期胃癌18例(18.0%)。WLE诊断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58.7%、35.3%、62.7%、29.3%、49.0%;NBI-ME诊断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84.4%、43.5%、83.3%、45.5%、75.0%,NBI-ME诊断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符合率明显高于WLE(75.0%vs49.0%,P0.05)。结论 NBI-ME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IF4E)在胃癌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IF4E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5.3%(29/3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58.8%(20/34)(P〈0.05)。eIF4E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eIF4E可作为胃癌进展和预后较差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CDX2及p21~(WAF1)蛋白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病理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CDX2及p21~(WAF1)蛋白表达与中医虚证的相关性.方法 以酒泉市人民医院的结直癌手术切除标本4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病理资料进行辨证分型.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DX2、及p21~(WAF1)的表达.结果 CDX2、p21~(WA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7%、35.6%.结直肠癌组织中CDX2与p21~(WAF1)表达无相关性.p21~(WAF1)蛋白表达在虚证组(11.76%)明显低于实证组(41.67%)和虚实夹杂证组(56.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85,P=0.025).CDX2蛋白表达在虚证、实证、虚实夹杂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X2及p21~(WAF1)阳性率在痛及切缘组织中有显著性差异,二是因可能与结肠痛发生发展相关.CDX2与p21~(WAF1)之间无相关性.p21~(WAF1)表达降低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p21~(WAF1)表达在虚证组中明显低于实证、虚实夹杂证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53(P53)、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12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科经病理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40例,收集整理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将其标本制作成组织切片,采取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系统测定DLBCL组织中的P53、PDL1蛋白的表达,同时予以对应的化疗方案,分析P53、PDL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性别、年龄、Hans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疗效、风险程度、3年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生存时间(OS)率的相关性。结果经检测,发现P53阳性表达率42.5 0%,而PDL1阳性表达率37.50%。P53、PDL1蛋白表达在性别、年龄、Hans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疗效、风险程度、3年PFS率及OS率上差异显著(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P53、PDL1均与疾病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P53、PDL1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上表达,且与患者预后有关,可成为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53、Myc、BCL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的淋巴结组织制作成组织切片,按照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P53、Myc、BCL2表达,予以CHOP或R-CHOP方案化疗6~8个周期,观察患者P53、Myc、BCL2的阳性表达率,并分析P53、Myc、BCL2表达与临床资料及疗效之间的关系,比较双表达与三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P53、Myc、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7.50%(15/40)、42.50%(17/40)、47.50%(19/40)。P53、Myc、BCL2表达在性别、年龄、Hans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疗效、风险程度、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率及2年总生存(OS)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表达的生存时间均短于非双表达组,三表达的生存时间均短于非三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Myc、BCL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呈异常表达,初步认定其表达与疗效、预后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CDX2及p21WAF1蛋白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病理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CDX2及p21WAF1蛋白表达与中医虚证的相关性。方法以酒泉市人民医院的结直癌手术切除标本4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病理资料进行辨证分型。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DX2、及p21WAF1的表达。结果CDX2、p21WA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7%、35.6%。结直肠癌组织中CDX2与p21WAF1表达无相关性。p21WAF1蛋白表达在虚证组(11.76%)明显低于实证组(41.67%)和虚实夹杂证组(56.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85,P=0.025)。CDX2蛋白表达在虚证、实证、虚实夹杂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X2及D21WAF1阳性率在癌及切缘组织中有显著性差异,二基因可能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相关。CDX2与p21WAF1之间无相关性。p21WAF1表达降低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p21WAF1表达在虚证组中明显低于实证、虚实夹杂证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