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13例脑干血管母细胞瘤,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6~52岁,平均34.5岁。病程14d~33个月,平均12.7个月。临床表现:①颅高压10例;②病灶出血急性起病3例;③神经功能损害:肢体肌力下降、感觉减退7例,吞咽困难5例,  相似文献   
2.
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的探讨(附237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我院收治的23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其中196例行手术治疗。按入院时Hunt—Hess分级将手术病人分为A组(Ⅰ~Ⅲ级)162例,B组(Ⅳ、Ⅴ级)34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SAH3d内手术)19例,延期手术组(SAH4~10d手术)82例,晚期手术组(SAH11d之后手术)95例。比较不同手术期别动脉瘤术中破裂率、术后1个月GOS评分及术后主要并发症(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例(10.1%)因再出血丧失治疗机会。术中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组3例(15,8%),延期手术组8例(9.8%),晚期手术组6例(613%)。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早期手术组为15,8%,延期手术组为19,5%,晚期手术组为17,9%。脑积水发生率以晚期手术组最高(14,7%)。对术后1个月GOS评分Ridit分析结果显示:A、B两组中均以早期手术组治疗效果最佳.延期手术次之.晚期手术最差。结论早期手术可规避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降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各个级别(包括Ⅳ、Ⅴ级)的SAH病人,均应根据治疗者的手术经验与技巧和所在医院的条件,及早诊断,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Per2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构建好的mPer2全长表达质粒(pcDNA3.1-mPer2)转染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并以pcDNA3.1空质粒转染为对照,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结果均显示Period2转染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较空质粒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mPer2的高表达能显著性的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惠旭辉  游潮 《四川医学》2000,21(6):500-501
后颅窝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较少见,瘤体主要由大量团块状血管丛或血窦组成,血供十分丰富,诊断及治疗均较困难。1986~1999年我科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32例,但仅3例术前CT首诊为本病。为提高诊治水平,本文对该32例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CT及MRI影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7~62岁,平均40.3岁;病程1~49月,平均9.5月。其中1例有家族史,2例为同一区域肿瘤残存生长再手术,两例同时伴有肝、肾等腹腔脏器多数囊肿。14例血红蛋白超过15g/L。1.2 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DTI重建追踪面神经的位置,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结果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定位的一致性。结果17例患者术前行DTI重建均成功追踪面神经,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均成功定位面神经的实际位置,其中15例与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位置相符合,2例与DTI不相符合,包括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上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上级,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下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下级术前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0.0%,准确率为76.5%,AUC=0.900(P=0.011),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面神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734,P<0.01)。结论术前011对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的定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术中保护面神经,从而减少面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正>颅内神经鞘瘤占颅内肿瘤的8%,发生于脑室系统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侧脑室内神经鞘瘤治疗经验。1病例资料患者,男,41岁,因左下肢乏力1年、加重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双侧眼底无视乳头水肿,左下肢肌力4级,Babinski征阳性。头部CT平扫示右侧脑室内等低密度占位,伴点状钙化(图1A)。头部MRI平扫示右侧脑室类圆形占位,T1WI呈低信号(图1B),T2WI呈高信号(图1C),增强扫描示不均匀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辅助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利用内窥镜辅助 ,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可行性、优缺点 ,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MRI明确诊断 ,使用局部麻醉内窥镜电视监测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进行垂体腺瘤切除。结果  30例病人中 2 5例肿瘤全切除 ,5例次全切除。术后 2~ 4小时病人即可下床活动 ,进食。术后平均 4天出院 ,无死亡、无感染。术后脑脊液鼻漏 1例 ,再次经鼻蝶入路修补后痊愈。随访 6~ 4 8个月 ,视力恢复到 1.0以上10例 ,内分泌功能正常 15例 ,月经恢复正常 10例。结论 内窥镜辅助下经单鼻腔切除垂体瘤使用局部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手术对病人的损伤和影响可以达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术前介入栓塞治疗颈静脉球瘤的作用,探讨显微外科切除颈静脉球瘤的策略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颈静脉球瘤患者资料,均术前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其供血动脉,然后灌注聚乙烯醇颗粒(PVA颗粒)适量,2~3天后行开颅手术治疗。结果:11例患者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均被栓塞,肿瘤染色消失或减轻;栓塞后行开颅手术切除,术中出血量少、显露好,全切除肿瘤9例。结论:颈静脉球瘤术前栓塞治疗对于减少术中出血有重要作用,术前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颈静脉球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磁控血管内磁性微球栓塞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三种不同粒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磁性微球分别注入磁场控制的股动脉、进行血管内磁性微球栓塞研究,术后X片、股动脉造影及病理检查显示,磁控时间5min,不能形成稳固磁栓,磁控时间15min,30-50μm磁性微球组有稳固磁栓形成;磁控时间30min,则均能形成稳固磁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证实的颅内黑色素瘤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并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进行讨论.结果 头部CT及MRI多可见瘤周有点状或条索状卫星灶.典型的黑色素瘤MRI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该表现具有特异性.11例手术中,4例全切,6例近全切,1例多发性转移瘤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多在3-12个月内死亡,最长不超过2年,平均生存期不到6个月.结论 颅内黑色素瘤发病率低,误诊率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及免疫疗法仅可使部分患者受益,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