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87年1月以来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经病理证实)共44例,现作一回顾分析并浅谈手术治疗体会。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本组44例中,男37例,女7例。年龄32岁~63岁,平均50岁。临床表现,无症状体检发现2例,乏力食欲差14例,右肝区隐痛42例,发热3例,术中发现内出血2例。术前特殊检查:甲胎蛋白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96年开始进行经胰腺供血动脉置管灌注5-FU、奥曲肽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动物实验研究,取得成功后,于1999年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胰酶抑制剂组合应用方案、临床适应症以及疗效评价方法进行系统化研究,现归纳如下:1.动物实验研究将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5-FU组、奥曲肽组和5-FU联合奥曲肽组,各组参照Aho法经主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量按1ml/k计算,制备成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之后,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至胃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3.
自武田和宪报告区域动脉灌注(RAI)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至今已历经16年[1],目前RAI作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一种增效非手术方法正逐渐被胰腺外科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巨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60岁以上巨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B超下经皮囊肿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术8例(囊肿感染3例,复发3例);囊肿或肝部分切除术5例(死亡1例);囊肿空肠内引流术6例(复发3例);传统去顶开窗术10例(复发2例);腹腔镜开窗术5例(中转手术2例,复发1例);外翻式开窗术14例,未见复发.结论:老年人巨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行囊肿或肝叶切除术应谨慎,经皮囊肿穿刺可暂时性缓解症状,外翻式囊肿开窗术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肝癌组织 ,对应癌旁组织和远癌肝组织中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 ,探讨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TUNEL及RT_PCR技术检测 3 2例乙肝相关肝癌癌组织、癌旁组织 ,以及良性肝脏疾病和对应正常肝组织细胞凋亡和p73mRNA的表达水平 ,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肝癌癌组织中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 (P <0 0 1) ,细胞凋亡水平与肝癌组织学类型和P_TNM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 ;②肝癌组织p73mRNA表达水平和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远癌组织和肝良性病变组织 (P <0 0 1) ;③组织中凋亡指数的升高和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增加呈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1)。结论 肝癌组织中存在细胞调亡水平的升高和p73基因的过度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6.
肝肿瘤切除加脾切除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11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曾被认为是手术禁忌证,近年由于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技巧的提高及围手术期处理和监测等环节的进步、使外科手术同时处理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成为可能。现将我院1992年6月至2001年6月间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病人11例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73基因在人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p73基因mRNA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采用SSCP检测方法比较分析p73基因在肝癌发生中的变异情况。结果 癌组织中p73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 (P <0 0 5 ) ;然而 ,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p73基因PCR扩增片段的多态性是一致的 ,电泳未见异常条带 (P >0 0 5 )。结论 新近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p73基因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末见明显的基因突变 ,相反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可见 ,p73基因以一种高表达形式参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时预防术后肝内复发的作用.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97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术后加TACE辅以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47例单纯对症、支持治疗.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术中失血量及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均无显著性.实验组术后1年的肝内复发率为18%,对照组为38.3%,两者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术后早期(2周内)行TACE者术后1年的肝内复发率为8.3%,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3,P=0.024).实验组术后2年的肝内复发率为24%,对照组为4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2,P=0.042).实验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86%,对照组为65.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0,P=0.018).实验组术后2年的生存率为64%,对照组为46.8%,两者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术后早期(2周内)行TACE者术后2年的生存率为6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3,P=0.032).结论:术后早期行辅助TACE能预防术后肝内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方法6例报告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325000)徐正铿1992年7月至1994年12月,作者采用一种简易进路,为6例病人进行全肝血流阻断,顺利切除肿瘤。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3例。年龄47~66岁,...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的磁共振诊断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325000)李建策郭献日吴恩福温新东徐正铿1MRI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国内外已有许多论述(1~3),但在某些形态学和信号特点上,如包膜征象,肿瘤信号与病理联系等方面,各家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