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镇痛临床研究与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闫丽萍  马骋  李守栋  徐恒泽 《中国针灸》2004,24(12):869-871
目的:对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方法:从理论上就中西医学对痛和镇痛的认识以及当前针刺镇痛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和科研实践,就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结论:随着针刺镇痛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水平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背景大鼠皮下注射士的宁后电针解溪或昆仑穴,是否可诱发出脊髓跨节段的c-fos表达.目的通过电针对士的宁诱发大鼠脊髓背角c-fos基因表达情况,探讨针刺信息传递中脊髓兴奋性的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针灸学重点实验室.对象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00~23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电针组,士的宁组,电针解溪组,士的宁解溪组,电针昆仑组和士的宁昆仑组等7组,每组8只.干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电针组臀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与士的宁等容量,下同)30 min后解溪穴插针不给电刺激;士的宁组臀部皮下注射士的宁(1.0 mg/kg,下同)30 min后解溪穴插针不给电刺激;电针解溪组注射生理盐水30 min后电针解溪穴;士的宁解溪组注射士的宁30 min后电针解溪穴;电针昆仑组注射生理盐水30 min后电针昆仑穴;士的宁昆仑组注射士的宁30 min后电针昆仑穴.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不同脊髓节段背角的c-fos表达.结果皮下注射士的宁可在大鼠脊髓L5诱发中等量的c-fos表达,而皮下注射士的宁后电针解溪或昆仑穴,不仅可使脊髓L5的c-fos表达增强,同时在T12和C8节段也可诱发c-fos表达;其标记最密集的区域主要在背角的Ⅱ,Ⅲ,Ⅳ层亦有少量分布.结论在脊髓兴奋性提高的条件下,针刺信息可能沿脊髓进行跨节段传递.提示脊髓兴奋性的改变可能是影响针刺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电针对SNI大鼠痛敏及脊髓相应节段谷氨酸和P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痛觉过敏以及脊髓谷氨酸和P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和电针组(n=10)。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电针"委中"和"环跳"穴,观察其对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影响,以OPA柱前衍生+HPLC荧光检测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脊髓相应节段谷氨酸和P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SNI手术可明显降低大鼠机械痛阈,并且其脊髓相应节段谷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物质含量则明显降低;而电针干预后可显著降低大鼠脊髓相应节段谷氨酸的含量,升高P物质含量,并减轻SNI大鼠的机械痛敏状态,进而改善其痛行为。结论:电针干预神经病理性痛的脊髓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有效的减少大鼠脊髓相应节段谷氨酸和P物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经感传形成过程中脊髓甘氨酸的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假电针组、士的宁组、电针组、士的宁解溪组。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法,观察皮下注射甘氨酸受体拮抗剂士的宁后电针解溪穴,对大鼠不同脊髓节段甘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电针组电针后可显著减少颈犤(2.86±0.68)nmol/g犦、腰段犤(3.88±0.67)nmol/g犦脊髓的甘氨酸含量,与空白组甘氨酸(4.98±1.18),(5.12±0.70)nmol/g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胸段甘氨酸含量则有增加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的影响存在与士的宁某些相一致的效应;在士的宁提高脊髓兴奋性的背景下电针解溪穴,可显著减少颈、腰段脊髓甘氨酸的含量(P<0.05~0.01),值得注意的是,在胸段其影响与单纯注射士的宁或电针的效应相反。结论:士的宁背景下电针,可能通过阻断和/或干扰甘氨酸对脊髓的抑制作用而提高脊髓的兴奋性,并且不同的脊髓节段其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NO/cGMP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一氧化氮/环鸟苷酸(NO/cGMP)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190~210 g,随机分为3组(n=16):假手术组(S组)仅分离坐骨神经,不结扎;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电针组(E组)于CCI后11~17 d时采用穴位神经刺激仪进行电针刺激,刺激大鼠术侧委中穴与环跳穴,刺激频率2 Hz,波宽0.6 ms,起始电流强度1 mA,每10 min递增1 mA,刺激时间30 min,1次/d.于CCI前(基础状态)、CCI后10、16 d时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CCI后10 d时痛阈低于基础痛阈的30%为模型制备成功.CCI后17 d时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活性,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背角nNOS和iNOS的表达,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脊髓NO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脊髓cGMP含量.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NP组和E组CCI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P<0.01);与CCI后10 d时比较,E组CCI后16 d时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升高(P<0.01);与S组比较,NP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脊髓tNOS、nNOS活性、NO和cGMP含量升高,nNOS表达上调,E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P<0.05或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组比较,E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脊髓tNOS和nNOS活性、NO和cGMP含量降低,nNOS表达下调(P<0.05或0.01).3组脊髓iNOS活性和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与抑制脊髓NO/cGMP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人迎穴的局解特征及其主治功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具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穴位注射墨汁,解剖人迎穴进 所涉及的层次结构及相邻重要器官,阐明了人迎穴定位及进针时注意事项,并以现代医学观点探讨了该穴位的主治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电针对士的宁诱发的大鼠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循经感传形成过程中脊髓兴奋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皮下注射甘氨酸受体拮抗剂士的宁后电针解溪或昆仑穴,对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 皮下注射士的宁可在大鼠脊髓L5诱发中等量的c—fos表达,而皮下注射士的宁后电针解溪或昆仑穴,不仅可使脊髓L5的c—fos表达增强,同时在T12和C8节段也可诱发c—fos表达,其标记最密集的区域主要在背角的Ⅱ、Ⅲ层,Ⅳ层亦有少量分布。结论 在脊髓兴奋性提高的条件下,针感信息可能沿脊髓进行跨节段传递,这可能是循经感传形成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耳廓皮肤神经支配及其与耳穴分布的对应关系。方法:用体视显微镜对10例成人固定尸体耳廓标本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耳甲部和外耳道口后缘及下缘皮肤由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耳屏、外耳道口之前缘及上缘、耳轮脚和耳轮及耳舟之前部皮肤由耳颞神经支配;耳垂、耳轮及耳舟之后部和对耳轮皮肤由耳大神经支配;耳廓及耳舟之上部皮肤由枕小神经支配。结论:内脏代表区由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而躯体代表区则由耳颞神经、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9.
采用5具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穴位注射墨汁,解剖人迎穴进针时所涉及的层次结构及相邻重要器官;阐明了人迎穴定位及进针时注意事项,并以现代医学观点探讨了该穴位的主治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针刺结合改良雷火灸法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期在临床上用针刺结合改良雷火灸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