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平  张挥武  张宇  徐善强  张文举  王勇 《中国骨伤》2019,32(11):1038-1043
目的 :观察采用4种手术方式行距下关节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采用4种手术方式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25例(26足),年龄23~70(36.7±5.8)岁,病程3~35(9.5±5.1)个月,距下关节原位融合术2例(2足),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6例(7足),跟骨"V"形截骨距下关节融合术6例(6足),跟骨体斜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11例(11足)。观察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距骨倾斜角、跟骨B觟hler角、Gissane角、跟距高度,术后1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21例(21足)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34 (20.1±3.7)个月,4例(5足)失访。术后2例手术切口裂开,1例骨折不愈合,其余病例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术前与术后12个月距骨倾斜角[(5.3±2.4)°vs (11.2±4.6)°,t=7.24,P0.05],跟骨B觟hler角[(5.4±2.7)°vs (25.5±5.3)°,t=11.2,P0.05],Gissane角[(89.4±9.6)°vs (122.0±5.2)°,t=8.13,P0.05],跟距高度[(28.5±5.1) mm vs (47.1±3.7) mm,t=6.45,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VAS评分1.6±0.7,较术前5.2±1.0明显改善(t=5.12,P0.05);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86.2±5.2,较术前52.4±6.4明显提高(t=6.41,P0.05);其中优14足,良4足,可2足,差1足。结论:距下关节原位融合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跟骨"V"形截骨距下关节融合术、跟骨体斜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均为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缓解疼痛、纠正跟骨畸形、改善足部功能等优点,严格掌握各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宇  李平  徐善强 《四川中医》2021,(5):138-139
目的:观察郑氏手法配合二黄新伤软膏外用治疗中老年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3月~2020年3月,采用郑氏手法配合二黄新伤软膏外用治疗中老年急性踝关节扭伤的门诊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5~72(53±3.4)岁,病程0.5~24(5.2±10.7)h.治疗3周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关节腔注射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he talus, OL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OLT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PRP关节腔注射治疗19例(联合治疗组),单纯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17例(手术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足与踝关节结局评分(foot and ankle outcome score, FAO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软骨下骨骨髓水肿体积。结果:(1)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2.291,P=0.003);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2.617,P=0.137);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踝关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HyProCure跗骨窦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柔性扁平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HyProCure跗骨窦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柔性扁平足患者30例。男18例36足,女12例24足。年龄8~12岁,中位数10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足弓塌陷并长期伴有足内侧疼痛,经冲击波及穿戴足垫等非手术疗法治疗后效果不佳。病程12~36个月,中位数22个月。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畸形矫正、足部疼痛改善、足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20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末次随访时,30例患者的距骨-第1跖骨角、距骨-第2跖骨角、距舟覆盖角、距骨-跟骨角、距骨倾斜角、跟骨外翻角小于术前(17.8°±1.6°,6.5°±1.8°,t=9.613,P=0.003;23.6°±1.9°,11.9°±1.4°,t=11.102,P=0.004;17.8°±2.1°,10.1°±0.5°,t=10.904,P=0.008;12.9°±3.6°,4.1°±1.8°,t=6.213,P=0.009;36.1°±4.8°,22.9°±2.8°...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青少年扁平足的足底压力特征及对早期干预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0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扁平足患者59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足青少年59例为对照组。采用足底压力分布系统检测两组的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压力峰值、最大冲量,并统计扁平足患者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情况。比较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足底压力特征,分析需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第2~5趾骨区接触面积小于对照组,第1跖骨区、足弓区接触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第1跖骨区、第2跖骨区、第3跖骨区、第4跖骨区的压力峰值低于对照组,第5跖骨区、足弓区、足跟内侧区、足跟外侧区的压力峰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第2~5趾骨区、第2跖骨区、足弓区、足跟内侧区、足跟外侧区的最大冲量大于对照组(P <0.05);经手术治疗的患者足弓区接触面积、足弓区、足跟内侧区、足跟外侧区的压力峰...  相似文献   
6.
张宇  徐善强  李平  张文举  王勇 《中国骨伤》2020,33(3):274-277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治疗第1跖趾关节巨大痛风石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分期手术治疗第1跖趾关节巨大痛风石患者12例,全部为男性;年龄45~73岁;右足6例,左足6例;保守治疗2年以上,双能CT检查明确通风石大小及部位;经X线片检查均可见第1跖趾关节骨质破坏。所有患者Ⅰ期手术行痛风病灶的彻底清除及克氏针临时固定,待局部软组织条件稳定后再行跖趾关节的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比较手术前后血尿酸含量,患肢畸形矫正及并发症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随访,时间9~13个月。12例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6~9分降低至术后7周的0~1分;血尿酸含量由术前的443~501μmol/L降低至术后7周的307~330μmol/L;术后5~7个月足部第1跖趾关节畸形矫正、外形恢复。术后1例发生切口感染、皮缘坏死,经清创及换药处理后切口愈合。结论:分期手术治疗足部第1跖趾关节巨大痛风石,可矫正关节畸形,恢复第1跖趾关节外形,改善患足疼痛,有利于控制血尿酸含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骨与软组织联合手术治疗伴有痛性副舟骨的柔软性平足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采用骨与软组织联合手术(腓肠肌松解术、跟骨內移截骨、副舟骨切除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16例(16足)伴有痛性副舟骨的柔软性平足症患者,其中男9例(9足),女7例(7足);年龄22~48(32.0±3.4)岁,病程6~60(28±20)个月。观察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距舟覆盖角、距骨第1跖骨角、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及跟骨外翻角的变化情况,并于术后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进行疼痛缓解程度及功能的评价。结果:1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5(18.4±3.5)个月。术后患者伤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患者足部内侧疼痛消失,运动能力得到恢复。术前负重足侧位X线片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距骨第1跖骨角(21.51±1.20)°、(10.71±1.52)°、(15.61±1.41)°与术后12个月(31.01±1.62)°、(22.12±2.11)°、(5.10±1.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负重足正位X线片示距舟覆盖角、距骨第1跖骨角(36.12±2.21)°、(13.41±1.51)°与术后12个月(22.12±2.61)°、(4.30±0.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负重跟骨轴位X线片示跟骨外翻角(10.80±1.21)°与术后12个月(3.92±1.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2±0.56)vs (6.21±2.31),t=2.64,P0.05];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87.1±4.7较术前51.2±5.6明显提高(t=3.43,P0.05),其中优12例,良3例,差1例。结论:采用骨与软组织联合手术即腓肠肌松解术、跟骨內移截骨、副舟骨切除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伴有痛性副舟骨的柔软性平足症的患者能够明显缓解足部疼痛,改善足部外观,提高患者足部功能,手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徐善强  张宇  张文举  李平 《中国骨伤》2018,31(5):436-440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并行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8~65(43.50±10.56)岁;按AO分型,A型38例,B型19例,C型3例。骨折复位前及复位后1、2、4周及拆除小夹板钢托时行腕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并测量其患侧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骨折复位后8、24、48周测量患侧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尺偏、桡偏活动度,骨折复位后、复位后4、8、24、48周测量健侧和患侧腕关节握力。桡骨远端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后拆除小夹板钢托,拆除小夹板钢托后进行腕关节Mayo评分。结果: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全部完成随访,骨折愈合时间6~8(7.1±0.9)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距离,复位前与复位后2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位后2周与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位后24周和8周,48周与24周时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尺偏、桡偏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复位后与复位后4周,复位后8周与4周,复位后16周与8周,复位后24周与16周时握力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复位后48周与24周时握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50例,良8例,可1例,差1例。结论:手法复位加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