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常见[1]。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感染脑膜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既可发生于艾滋病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者[2]。肺结核合并淋巴细胞减少症并不少见[3],肺结核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也有较多报道,但均未重视淋巴细胞减少症对肺结核患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可能造成的影响。笔者现报道肺结核合并淋巴细胞减少症及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一例,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参与宿主代谢对医疗个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菌群的代谢流程与宿主的代谢流程存在交汇与互补的情况,即交互式代谢(metabolicexchange)和共同代谢(co_metabolism)。这种相互作用与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联系,但我们现在对此却知之甚少。由于这种代谢上的关联,肠道菌群对药物在宿主体内的吸收、代谢、毒理存在显著影响。这提示我们在设计个性化医疗时需充分考虑个体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免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体肠道内存在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正常菌群,而肠壁内存在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淋巴细胞,以肠粘膜为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肠道菌群在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协同拮抗病原菌入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又有制约和调控作用,如对正常菌表现为免疫耐受,对病原菌表现为免疫排斥,一旦二者间的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本文分4部分,就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免疫系统间的关系,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细菌之间存在信息交流,许多细菌都能合成并释放一种被称为自诱导物质(autoinducer,AI)的信号分子,胞外的AI浓度能随细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个临界浓度时,AI能启动菌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菌的生物行为,如产生毒素、形成生物膜、产生抗生素、生成孢子、产荧光等,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群体感应调节(quorum sensing,QS)。这一感应现象只有在细菌密度达到一定阈值后才会发生,所以也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细胞密度依赖的基因表达(cell density dependent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经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67例,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其中轻型3例,普通型35例,重型22例,危重型7例。分析和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结果: 轻型患者胸部CT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普通型患者中,单发病灶3例(8.6%),多发病灶32例(91.4%);重型患者中,单发病灶1例(4.5%),多发病灶21例(95.5%);危重型患者均为多发病灶。普通型患者胸部CT影像以实性斑片影伴晕征为主要表现(18/35,51.4%);重型患者以条索影伴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7/22,31.8%);以实变影为主要表现共7例,全部为重型或危重型患者。结论: 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胸部CT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以实变影为主要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可作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肠道内存在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正常菌群,而肠壁内存在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淋巴细胞,以肠粘膜为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肠道菌群在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协同拮抗病原菌入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又有制约和调控作用,如对正常菌表现为免疫耐受,对病原菌表现为免疫排斥,一旦二者间的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本文分4部分,就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免疫系统间的关系,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当前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仍处于胶着状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浙江省COVID-19患者救治中心。疫情一线的专家集智攻关,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COVID-19诊治指南为依据,以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微生态平衡的“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为核心,总结完善诊治方案,聚焦临床实践的一些具体问题,为COVID-19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推荐以多学科协作诊治个性化治疗提高COVID-19患者救治质量。建议病原学检测、炎症指标监测和肺部影像学动态观察指导临床诊治。痰液的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约10%的急性期患者血液中检测到病毒核酸,50%的患者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核酸,粪便中可分离出活病毒,须警惕粪便是否具有传染性;开展细胞因子等炎症指标监测有助于发现是否出现细胞因子风暴,判断是否需要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通过以“四抗二平衡”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早期抗病毒治疗能减少重症、危重症发生,前期使用阿比多尔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显示出一定效果。休克和低氧血症多为细胞因子风暴所致,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能迅速清除炎症介质,阻断细胞因子风暴,对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也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提高危重型患者的疗效。重型病例疾病早期可适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氧疗过程中,患者氧合指数小于200 mmHg时应及时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采用保守氧疗策略,不推荐常规进行无创通气;机械通气患者应严格执行集束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管理策略;氧合指数大于150 mmHg时,及早减、停镇静剂并撤机拔管。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病程长,体温反复升高和血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要关注COVID-19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诊治。COVID-19患者有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推荐对所有患者进行营养和胃肠道功能评估,以营养支持和补充大剂量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减少细菌移位和继发感染。COVID-19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应建立动态心理危机干预和处理。提倡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优化重型患者护理促进康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后病毒清除规律仍不明了,出院后仍须居家隔离2周,并定期随访。以上经验和建议在本中心实行,取得较好效果,但COVID-19是一种新的疾病,其诊治方案及策略仍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全球约有四分之一人口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5%~10%结核潜伏感染者会向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转化,正确诊治结核潜伏感染是终止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存在无法区分结核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的局限性,通过检测一些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如外周血转录组基因)将有助于区分两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使用免疫制剂者、器官移植者以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有必要进行结核潜伏感染监测。对于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应根据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大小及获益程度来决定是否治疗。预防性结核潜伏感染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异烟肼单药治疗6或9个月、利福平单药治疗4个月、每周一次服用异烟肼+利福喷丁3个月(3HP方案)、每日一次服用异烟肼+利福平3个月(3HR方案)。每日一次异烟肼+利福喷丁1个月方案(1HP方案)的成功提示超短疗程具有可行性,但其疗效仍需进一步评估。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如何进行预防性治疗仍在探索中,包括使用抗结核新药,如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及氟喹诺酮等药物及组合方案。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防治指南及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导致机体内炎症因子过度表达,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特性,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是否将其应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及治疗剂量的选择一直备受争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阐述了糖皮质激素治疗COVID-19的理论依据、临床证据、争议及具体措施等内容,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细菌性脑膜炎动物模型,了解细菌感染后48 h内脑脊液(CSF)细菌载量变化规律,为疾病的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脑延髓池穿刺建立细菌性脑膜炎动物模型,观察不同菌量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建立模型时动物的死亡情况.明确CSF感染菌量与动物死亡率间的对应关系.选择合适的接种菌量,进行脑膜炎CSF细菌载量观察实验.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每组12只):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模型组,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头孢曲松治疗组、金葡菌脑膜炎模型组、金葡菌脑膜炎+万古霉素治疗组,在建立模型后0、12、24、36和48 h分别进行CSF细菌定量培养、CSF及外周血WBC计数,进而分析细菌性脑膜炎CSF细菌载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动物早期死亡率、抗菌药物治疗、CSF的WBC计数间的关系.CSF细菌载量、WBC计数曲线的显著性检验采用协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采用偏相关分析.结果 CSF感染菌量与动物死亡率间呈现S型曲线关系,CSF细菌载量在蛛网膜下腔接种细菌12~24 h达到高峰,而后逐步下降,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可显著加快下降过程,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模型组与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头孢曲松治疗组相比(F=27.10,P<0.01),金葡菌脑膜炎模型组与金葡菌脑膜炎+万古霉素治疗组相比(F=5.97,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模型组和金葡菌脑膜炎模型组中的CSF的WBC计数与CSF细菌载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9、0.84;P=0.046、0.049).结论 在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中,应早期,足量地使用有效抗生素,以控制CSF细菌载量,降低死亡率.CSF的WBC计数可作为反映CSF细菌载量的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