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揭示人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在异种免疫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猪的主动脉分离血管内皮细胞(PEC)并培养扩增;从人单个核细胞(PBMC)中纯化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建立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体系,培养后收集细胞,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情况.为了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阻断共刺激分子对PEC免疫反应的作用,在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抗CD154、CD80和CD86单克隆抗体.在培养的最后24 h加入同位素,于培养结束后收集细胞并经同位素计数仪进行检测.纯化的单核细胞经PEC刺激后与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来研究这些单核细胞诱导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阻断共刺激分子的作用.结果 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后可检测到PBMC对异种PEC的高度免疫增殖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到PBMC中的CD14+单核细胞表面无CD40和CD80的表达,但表达CD86,经PEC刺激后,CD14+单核细胞膜表面显著上调CD40和CD80蛋白分子的表达,CD86表达上调.与未经刺激的单核细胞相比较,经PEC刺激后的单核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可诱导CD4+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抗人CD154、CD80、CD86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CD4+T淋巴细胞对PEC的增殖反应.结论 人CD14+单核细胞在异种免疫反应过程的间接抗原提呈和共刺激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上调其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CD4+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154和CD28相互作用形成第二信号,并诱导CD4+T淋巴细胞对PEC的增殖反应;阻断共刺激分子可抑制异种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VEC)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在CD40-CD154相互作用诱导VEC活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和重组人γ干扰素(rhIFN-γ)刺激人主动脉VEC,通过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CD40和粘附因子表达水平;通过表达CD154的细胞株D1.1和VEC共同培养后,观察VEC粘附因子的表达水平;通过抗CD154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CD154间的反应;应用NF-κB阻断剂BAY11-7082观察阻断NF-κB通路后对CD40-CD154诱导VEC活化的影响.结果 未活化的VEC膜表达低水平的CD40、CD54和CD106,但不表达CD62E,经白细胞介素刺激后可上调这些蛋白分子的表达水平.D1.1细胞株和VEC共同培养后可诱导VEC活化并上调CD62E、CD54和CD106的表达水平;抗CD154抗体可阻断CD40-CD154间的反应所诱导的VEC活化;NF-κB阻断剂可阻断rhTNF-α诱导的VEC活化以及CD40-CD154间的反应所诱导的VEC活化.结论 VEC中CD40和T淋巴细胞中CD154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诱导VEC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D40-CD154相互作用并通过NF-κB通路诱导VEC活化;NF-κB通路阻断剂可抑制VEC活化.  相似文献   
3.
活化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EC)在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启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黏附分子和共刺激分子不仅在急性排斥反应的启动阶段.而且在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也发挥重要作用~([1,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同种异体血管内皮细胞(VEC)反应产生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型趋化因子(I-TAC)生成的机制。方法单独培养的VEC培养液中加入外源性TNF,用Multiplex技术检测上清液中IP-10、I-TAC浓度的变化;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同种异体VEC单独培养或共培养,检测上清液中趋化因子以及TNF浓度的变化;单核细胞和VEC共培养液中加入抗TNF抗体或核因子(NF)-kB通路阻断剂BAYll.7082干预免疫反应,观察对趋化因子生成的影响。应用实时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与VEC共培养前后细胞内TNF、IP-10、I-TAC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外源性TNF可刺激VEC产生IP-10、I-TAC;单核细胞、VEC单独培养只产生微量的IP-10、I-TAC,共培养24、48、72h后上清液中TNF以及IP-10、I-TAC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内TNF、IP-10、I-TAC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加入抗TNF抗体或BAY11-7082能消除单核细胞和VEC共培养导致的趋化因子生成。结论在同种异体单核细胞与VEC免疫反应中,单核细胞活化后产生TNF,再通过NF—KB信号通路刺激VEC产生IP-10、I-TAC等趋化因子,应用TNF抗体以及NF—KB信号通路阻断剂能减少IP-10、I-TAC等趋化因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行CT检查的124例肾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T在肾脏形态改变、肾盏虫蚀样变、肾盏变形消失、肾实质空洞、肾实质瘢痕化、肾自截、肾区钙化灶、肾盂输尿管壁增厚、肾外表现、肾功能减退、狭窄导致肾盂肾盏及输尿管积水等方面的检出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从肾脏钙化、肾实质空洞和肾盂输尿管壁增厚方面评价CT对肾结核表现的诊断价值.结果 124例中明确诊断肾结核105例(84.7%).主要表现:肾实质空洞115例(92.7%),肾实质瘢痕化83例(67.7%),肾区钙化灶98例(79.0%),肾盂输尿管壁增厚107例(85.8%)等.在显示结核肾的钙化、肾实质空洞和肾盂输尿管壁增厚方面,CT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 CT能清晰显示肾结核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解剖关系及对侧肾情况,CT对中晚期肾结核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临床不典型肾结核病例增加,患者首诊时易被误诊、漏诊.临床上合理利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确定病变部位、程度与范围,对诊断肾结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D4+T淋巴细胞在调节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中CDS0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建立单核细胞一血管内皮细胞(EC)共培养和单核细胞-CD4+T淋巴细胞-EC共培养体系,于培养72 h时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CD80在CD14+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通过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CDS0基因转录的表达变化.建立含有或不含抗CD86、CD28和CD154单克隆抗体的单核白细胞(PBMC)-EC混合培养体系,通过FACS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CDSO的表达,采用混合淋巴细胞-EC反应(MLER)来研究CD54和CD28封闭在抑制淋巴细胞对同种异体EC增殖中的作用.结果 经FACS分析确定,无论是活化还是未活化的EC膜均缺乏CD80、CD86和CD14的表达.RT-PCR表明在缺乏CD4+T淋巴细胞时,经同种EC刺激的单核细胞可上调CD80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但这些CD14+单核细胞膜表面CD80的表达并未上调,当CD4+T淋巴细胞加入到共培养中时,CD80的表达上调.用抗CD28和抗CD86抗体封闭CD28和0986并不能阻止CD14+单核细胞表面CDSO表达的上调.此外,阻断CD154也不能下调CD80的高表达.MLER证明淋巴细胞对EC的增殖反应可部分的被抗CD28和抗CD154抗体所阻断;阻断CD80可抑制经EC刺激的单核细胞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 在缺乏T淋巴细胞的条件下,经同种EC刺激的单核细胞可在基因转录水平上调CD80,而不是在其细胞膜表面的表达.当T淋巴细胞存在时,经EC刺激的CD14+单核细胞可在其膜表面上调CD80的表达.CD14+单核细胞膜表面CD80表达的上调并不能被CD154和CD28封闭所阻止,显示其上调是通过CD154和CD86非依赖性通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低温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RNA转录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再灌注损伤早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经过90min低温缺氧处理后培养4h和8h,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评估相关基因的RNA转录变化;通过细胞粘附实验来检查纯化的单核细胞、CD4^+ T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早期粘附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吞噬内皮细胞膜的情况。结果经低温缺氧处理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调一系列的炎性细胞介素、共刺激分子以及内皮细胞素和内皮细胞素转换酶-1(ECE-I)、粘附因子等RNA转录水平,而对CD54的表达上调有限。CD4^+T淋巴细胞与正常内皮细胞和经低温缺氧处理的内皮细胞呈低水平的早期粘附,而单核细胞则表现出与血管内皮细胞呈高水平的早期粘附,且对低温缺氧处理的内皮细胞的早期粘附水平明显增加。单核细胞在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早期相互作用过程中可吞噬内皮细胞膜,但对经低温缺氧处理的内皮细胞膜的吞噬作用并没有增加;CD4^+T淋巴细胞不具备乔噬内皮细胞膜的功能。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经低温缺氧处理后上调多种炎性介素、共刺激分子、粘附因子等相关的RNA转录;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起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醛处理尸体股动脉应用于血液透析(HD)血管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双向琼脂扩散沉淀反应(DADPR)测定甲醛处理后血管的抗原性。46例71次血管移植术前未行组织配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观察移植血管排异反应、血流量、通畅率和并发症。普通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血管保存效果和血管内膜增生情况。结果DADPR反复3次均无沉淀线。术后1月移植血管平均血流量(702±293)ml/min,其1、2、3年的初始和二次通畅率分别是(74.6%±6.5%)/(90.4%±5.5%)、(53.7%±7.2%)/(73.5%±7.2%)、(42.3%±7.2%)/(62.5%±9.2%)。术后6月、24月光镜显示移植血管各层结构完整。增生内膜最表层CD34、vWf阳性染色,表层下增生内膜为actin阳性表达的平滑肌细胞,弹力纤维结构完整;移植血管术后不同阶段发生血栓形成27例次(38%)、血管瘤2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无排异反应发生。结论甲醛处理血管可有效去除血管的抗原性,血流量和通畅率满意,并发症少;增生的血管内膜表达actin抗原,最表层有CD34、vWf阳性表达。该方法处理血管可应用于临床血管移植。  相似文献   
10.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术区感染的原因,以期优化围手术期的流程(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等),提高手术操作技巧,降低术后感染率。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第1组: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8例,后腹膜腔术后感染行二次手术清除感染灶者6例(肾囊肿2例,肾上腺瘤2例,无功能肾1例,肾癌1例);第2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共47例,后腹膜腔感染行二次手术清除感染灶者3例(肾癌1例,肾囊肿1例,肾上腺瘤1例)。寻找第1组手术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对第2组手术患者进行改进,包括优化围手术期的流程,治疗患者术前尿路感染,控制血糖,强化手术操作技能训练,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避免或减少一次性植入性材料(止血胶、血管夹)的使用,剔除可控的潜在感染因素。比较2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差异。第1组术后感染率为15.7%,第2组术后感染率为6.3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术区感染患者进行根因性分析,找到引起感染的可能因素,并针对性地规范围手术期流程,加强质量控制,减少易感因素,从而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