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术后2周内)与晚期(术后2周后)发生的单纯血管内膜炎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01年9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行肾移植后出现血肌酐升高并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的受者,分析比较43例早期血管内膜炎组与38例晚期血管内膜炎组在基线情况、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否采用激素联合抗体治疗、抗排斥反应逆转率、移植肾功能丧失率以及移植肾存活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早期单纯血管内膜炎组排斥前及排斥时肌酐、GFR值均明显差于晚期单纯血管内膜炎组;早期单纯血管内膜炎组有37例(86.0 %)采用激素联合抗体的治疗,晚期单纯血管内膜炎组仅有7例(1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截至随访点早期单纯血管内膜炎组有10例(23.3 %)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晚期单纯内膜炎组有4例(1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移植肾生存曲线提示两组肾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单纯血管内膜炎受者病情明显重于晚期单纯血管内膜炎受者,但经过积极治疗以后,其预后不劣于晚期单纯血管内膜炎受者。  相似文献   
2.
1例5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的男性患者在肠镜检查前日晚和当日晨以磷酸钠盐口服溶液45 ml加入750 ml以上温水稀释后服用2次行肠道准备。肠镜检查后,患者出现腹部胀满症状,18 d后发现血清肌酐(Scr)升高,峰值达175 μmol/L。肠镜检查35 d后Scr 168 μmol/L,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植免疫研究的深入和新型免疫抑制剂不断问世,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移植物的存活,特别是短期存活已有明显提高,但急性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发生难治性排斥反应的比例逐渐升高,其较高的移植肾失功率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与30年前相比,我们对于急性排斥反应、难治性排斥反应诊断与监测的策略一直没有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炎症及营养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血管疾病是尿毒症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而慢性炎症状态、营养不良在尿毒症患者中普遍存在。我们对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动脉粥样硬化(AS)、炎症指标的测定和营养状况的评估,以探讨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与慢性炎症及营养不良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术前血IP-10、Mig和BLC水平与移植肾排异的关系。方法:2005-08-2009-12行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renal transplantation,RTx)手术、肾穿病理证实的急性排异(acute rejection,AR)及肾移植状态(RTx status,Ts)受者149例。总结两组受者术后6mo内AR的发生等流行病及临床资料,用ELISA法检测RTx受者术前血清IP-10、Mig和BLC水平。结果:AR组病人RTx术前IP-10和BLC血清水平明显高于Ts组(P=0.01;P=0.009),年龄大的受者AR的风险较低(P=0.03)。术前IP-10血清水平大于3.57pg/mL者,与小于3.57 pg/mL者相比,AR发生率升高(59.74%vs 21.95%)。受者术前IP-10血清水平和年龄是RTx术后6mo内AR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ive risk:1.565,0.893;95%CI:0.888-2.924,0.814-0.980;P=0.006,0.017)。结论:术前血IP-10水平是RTx术后AR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CD25单抗联合血浆分离在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的高敏肾移植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41例PRA平均为52.2%的高敏肾移植受体中,24例仅用双滤过法血浆分离(DFPP)预处理(对照组),17例在DFPP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两个剂量的抗CD25单抗诱导治疗(治疗组),比较两组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逆转情况、1年人/肾存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仅2例(11.8%)发生急排,分别为IA和ⅡJ3级,对照组1例(4.2%)发生超排,10例(41.7%)发生急排,ⅡA级以上有6例,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9)。一年人/肾存活率治疗组为100%/94.1%,对照组为100%/91.7%,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PRA阳性的高敏肾移植受体在DFPP基础上应用抗CD25单抗能显著降低急性排斥的发生,减轻排斥反应的严重程度,获得满意的1年人/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EPO治疗前由于输血造成的铁负荷过度是终末期肾病贫血治疗中的严重合并症。 EPO治疗后仍存在铁不足或铁负荷过度 ,影响 EPO治疗效果或影响免疫功能。   2例维持性血透及 1例腹透患者 ,原发病分别为多囊肾及慢性肾炎 ,透析时间 8月~ 6年 ,于近半年出现明显消瘦、皮肤色素沉着、中度至重度皮肤瘙痒 ,其中 2例反复发生肺部感染、腹腔感染、CMV感染、结核性腹膜炎 ,迁延不愈。 1例因肌肉注射后注射部位出现大片扩散性皮下瘀斑 ,血色素、血小板急剧降低 ,在 2个月内输血 1 2个单位 ,同时服用铁剂 ;1例腹透患者 EPO 常规量铁剂治疗贫血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微小病毒B19感染导致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间共诊断肾移植后微小病毒B19感染导致的PRCA患者8例.采用转换免疫抑制剂、输注丙种球蛋白、加大激素用量、停用骨髓抑制药物及必要时联合膦甲酸钠抗病毒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转归等进行回顾与总结分析.结果 8例初次诊断时间为移植后(53±15)d(32~86 d),期间肾功能稳定.治疗前血红蛋白最低值为(58±9.3)g/L(50~73 g/L),综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治疗起效时间为(22±13)d(8~47 d),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血红蛋白分别为(106.8±22.3)g/L和(116.0±20.7)g/L.患者随访(222±93)d,血红蛋白水平稳定.结论 对肾移植后微小病毒B19感染导致的PRCA,采用转换免疫抑制剂、输注丙种球蛋白、加大激素用量、停用骨髓抑制药物,必要时联合应用膦甲酸钠抗病毒等综合措施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患者的异位钙化较为常见,心血管钙化可导致心肌缺血、心肌功能异常、心脏瓣膜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血管壁弹性下降,冠脉钙化可加重冠脉缺血甚至猝死.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较少,我们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4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nery calciflcation,CAC)情况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两种包含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方案在肾移植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适合中国人的他克莫司 (FK50 6)剂量。方法 对 8例使用高剂量FK50 6(0 .2mg·kg- 1 ·d- 1 )方案肾移植受者 (A组 )及 34例使用低剂量FK50 6(0 .1mg·kg- 1 ·d- 1 )受者 (B组 )术后早期血肌酐、排斥反应发生率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A、B两组术后 2个月血肌酐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组半年内未见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B组有 1例因血中FK50 6的浓度偏低而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2例肾组织活检提示肾小管炎 ;两个组在随访期内均未见严重感染发生 ;药物的不良反应B组较少、较轻。结论 应用低剂量FK50 6组成的免疫抑制方案 ,在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同时 ,并不影响其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