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肝内局部^32P玻璃微球(^32P-GMS)埋置对肝癌切除术后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A组29位肝细胞性肝癌病人于肿瘤切除后局部埋置^32P-GMS,B组为同期38位肝癌病人行肝癌切除术后未埋置^32P-GMS。观察术后不同时间肝、血和尿中的放射性分布。随访统计两组病人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肝内局部埋置^32P-GMS的病人未发现血和尿中放射性分布。A组术后半年、1年、2年、3年及3年以上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存活率明显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埋置^32P-GMS可以减少复发,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旨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同时 ,讨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收集本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25例 ,统计其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时间、术后 4周内营养动态指标的改变 ,比例使用生长抑素和 (或 )生长激素后营养状态的改变、预后指标的改变。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 2~4周营养状态指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 ;在术后营养支持中加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在改善营养状态的同时还能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出血、感染以及住院天数。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手术后尽快恢复的重要保证 ,在术后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能增强营…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黄疸术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术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的机制及治疗。总结该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阻塞性黄疸行手术治疗后并发8例(3.9%)肝内胆汁淤积病例的病因及治疗体会。结果 在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组中,有术前,术中一过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无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病例的病因及治疗体会。结果 在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组中,有术前,术中一过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无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组。8例肝内胆汁淤积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辅以利胆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 阻塞性黄疸术后有可能并发肝内胆汁淤积,其原因可能为胆汁细菌感染,缺血再灌注损伤,乙肝病毒感染。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胆汁细菌感染可能起主要作用。治疗上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利胆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936*T/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936*T/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关系,了解该基因多态性对原发性肝癌生成及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检测原发性肝癌及正常对照的VEGF 936*T/C基因型.结果 原发性肝癌病人VEGF 936*T/C基因型或等位基因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精确概率法计算基因型P=0.275;卡方检验等位基因χ2=0.877,P=0.349).在肿瘤直径≥8 cm的病人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比例(66.7%和82.0%)明显大于肿瘤直径<8 cm病人的比例(40.0%和6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基因型χ2=4.722,P=0.029;C等位基因χ2=5.393,P=0.020).结论 VEGF936*C/C基因型或936*C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肝癌的生成无关,但VEGF 936*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有助促进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周血管置管持续药物灌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从胃网膜右动脉插入药泵到胃十二指肠动脉并在术后经药泵持续注射生长抑素类物质和抗生素治疗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结果 平均住院时间32.5天,Ranson评分符合条数从9.8条降至3.4条,APACHE-Ⅱ评分从11.2降至4.6。2例病人(2/8)CT随访中发现其胰周囊肿明显缩小。完全治愈7例,全组无再次手术病例,无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41天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 手术中置管并在术后持续药物灌注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有效地提高胰腺局部的血药浓度,选择性强,能有效减少胰腺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肝切除术难度较高.我院近一年来采用超声乳化吸引刀(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CUSA)结合超声刀进行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1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8~81(平均56)岁.术前B超、CT、MR等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10例(均为单发结节,无转移及淋巴结肿大,TNM分期为T1~T3,N0M0);肝血管瘤5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3b(DNMT1/3b)表达异常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术后生存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9例手术切除肝癌组织中DNMT1和DNMT3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及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析DNMT1/3b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肝癌相关DNMT1和DNMT3b的靶基因。 结果89例肝癌组织中DNMT1和DNMT3b皆为阳性63例,皆为阴性5例,单一阳性的分别为9例和12例。DNMT1/3b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血清AFP(χ2=12.903,P=0.005)、乙型肝炎(χ2=9.535,P=0.023)、卫星灶(χ2=9.574,P=0.023)和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期有关,而与性别、肿瘤大小、肝硬化和肿瘤分化无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DNMT1/3b阳性组患者生存时间较阴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技术筛选出肝癌细胞中受DNMT1和DNMT3b调控的基因2 000多个,其中参与肿瘤侵袭转移的靶基因有112个。 结论DNMT1/3b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血清AFP、乙型肝炎、卫星灶和肿瘤复发、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调控多方面肿瘤相关基因促进肝癌复发、转移等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8.
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将95例进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s)和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组(anatomical regional vascular occlusion),比较两种不同的肝脏血流阻断对手术及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95例病人中行常规的肝门阻断60例,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35例,全部病人肿瘤均获完整切除,术后肝功能及康复情况,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均能有效地控制出血,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更安全,对肝功能恢复的不良影响更小,更适合于在肝硬化及肝功能不良的肝癌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较罕见的肝脏癌肿,现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近期2例病人的诊治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1,女,57岁,因"反复右上腹痛1个月"入院就诊.体检: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腹平坦,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30例中晚期大肝癌随访1-7年,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统计不同预后因素对患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7%,24.3%,18.4%。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预后的因素为肝癌大小、是否早期复发、肝硬化情况、输血量;多因素分析提示肝癌大小、肿瘤早期复发是影响肝癌术后的预后因素。结论:中晚期肝癌手术切除预后仍不理想,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预防术后早期复发有望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