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力学稳定性效果。 方法 采用Synbone人工合成胫骨18个,切割构建孤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外侧水平带状钢板固定、外侧低切迹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后侧直形重建钢板固定。将固定好的骨折模型置于万能水压材料测试机进行测试,分别进行静态加载、疲劳测试和极限加载,检测骨块的相对空间位移。 结果 以10 mm/min加载至总载荷1050 N,重复加载10000次后,带状钢板组骨折块的纵向位移(2.77±1.79) mm,外侧锁定钢板组的纵向位移为(2.69±1.14) mm;后方重建钢板组骨折块的纵向位移为(1.62±0.60) 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加载荷到骨或内固定的结构破坏后,带状钢板组的极限支撑力为(2055±263) N,外侧锁定钢板组的为(1968±209)N,后方重建钢板组的极限支撑力为(2272±130) N,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孤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侧方带状钢板水平固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经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科应用桡骨远端 T 形钢板经后外侧入路固定后踝、结合内外踝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5例三踝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手指血管球瘤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同济医院骨科收治的13例手指血管球瘤患者进行资料总结,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本组男4例,女9例;年龄12~55岁(平均30.4岁).病程1~15年(平均5.3岁).所有患者行瘤体切除术,并随访1~9年.[结果]本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三联症状:不经意间剧痛15例(100%),大头针试验(Love试验)阳性15例(100%),冷刺激敏感15例(100%).所有患者瘤体切除后症状消失,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无复发.[结论]手指血管球瘤误诊率高,提高认识并详细体检可帮助早期诊断,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奈拉滨及其代谢物ara-G(9-β-D-阿糖呋喃糖鸟嘌呤),用于临床患者静脉滴注奈拉滨后血药浓度的监测和药动学研究。方法:内标药吉西他滨;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Shield RP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乙腈(乙酸调pH至4.0),梯度洗脱,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 min-1。结果:奈拉滨与ara-G血药浓度分别在1~400μg·mL-1、1~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低、中、高3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在80%~95%;批内、批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人体血浆中奈拉滨和ara-G的测定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内踝后穿支筋膜皮下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与初步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解剖24侧新鲜下肢灌注标本,观察内踝后间隙内胫后动脉发出的穿支血管情况。临床切取内踝后穿支筋膜皮下瓣,翻转修复跟内侧创伤缺损5例。 结果 内踝后间隙长约4cm,前界为内踝及趾长屈肌腱,后方为跟腱,表面为深筋膜覆盖,间隙内有疏松脂肪组织。在内踝后间隙内走行的胫后动脉发出2~3条皮肤穿支血管,口径0.1~0.7 mm,一般小于0.5 mm,但数量恒定。内踝后穿支与上方的胫后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间有互补性,在筋膜表面和皮下组织中有丰富血管吻合。临床上以内踝后穿支血管为轴点(内踝最下缘上方1~2 cm),设计切取远端蒂筋膜皮下瓣,面积5~6 cm×6~12 cm,修复5例跟骨开放性骨折的内侧创面,筋膜瓣均成活。 结论 内踝后穿支筋膜皮下瓣相对传统的肌间隔穿支血管组织瓣,其旋转轴点下移,减少小腿供区损伤,无静脉回流障碍,受区组织柔软活动度好,更适合修复足跟内侧的创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骨折地图技术,明确股骨近端外侧壁的骨折特征,为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采集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CT数据,进行分割建模、虚拟复位。其中有56例发生外侧壁骨折,测量其外侧壁及骨折区宽度、高度、面积,骨折线走行等参数,并在3D重建模型上绘制骨折特征地图。 结果 96例患者中56例有外侧壁骨折,其中A2型71.4%(40例),外侧壁骨折块平均宽度(10.1±6.0)mm,高度(23.1±11.3)mm,面积(158.5±105.2)mm2,占外侧壁面积(12.1±8.1)%,骨折线与水平面成角(64.6±14.5)°;A3型28.6%(16例),外侧壁骨折块平均宽度(26.0±7.0)mm,高度(38.8±11.7)mm,面积(860.1±357.0)mm2,占外侧壁面积(64.5±25.9)%,骨折线与水平面成角(30.2±39.6)°。 结论 不同类型转子间骨折的外侧壁特征有明显差异,通过骨折地图技术可直观展现骨折信息,可为制作转子间骨折模型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