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肩胛骨骨折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3—12~2005—12采用非手术及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9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5例,年龄17~55(平均31.4)岁。损伤部位:右侧肩胛骨骨折13例,左侧6例,其中15例合并有多发伤。损伤原因:车祸伤17例,摔伤2例。骨折部位:肩胛骨体部骨折11例,肩胛颈骨折3例,肩盂骨折3例,肩峰骨折2例。依AO肩胛骨骨折分类方法,分为稳定的关节外骨折11例,不稳定的关节内骨折3例和关节外骨折5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小腿开放骨折临床治疗经验,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6月~2009年6月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架和加压钢板治疗并得以完整随访的小腿开放骨折18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伤口Ⅰ期愈合148例(82%);延期愈合32例(18%)。TypeⅢB骨折皮肤缺损Ⅰ期覆盖成活18/22例(82%);Ⅱ期覆盖8例全部成活(100%)。骨延迟愈合l7例(9.4%),不愈合28例(15.6%),平均愈合时间9.5个月。不同类型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59.12,P0.01)。感染15例(8.3%),Ⅰ~Ⅲ型骨折感染率分别为1.8%、3.9%和22.9%,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48,P0.01);其中伤后6h内手术的病例发生感染3例(20%),超过6h手术的病例发生感染12例(8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术后肢体功能和劳动力完全恢复占86%(155/180),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2.8%),Ⅰ~Ⅱ期截肢4例(2.2%)。结论小腿开放性骨折应力争早期清创,并施以满意的复位和坚强的固定。ⅢB型骨折尽量I期皮肤覆盖,消灭创面;有骨缺损时应酌情Ⅰ期植骨,并提倡积极地行Ⅰ期筋膜切开以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ⅢC型骨折如保肢困难或残肢功能不全应果断地行Ⅰ期截肢,以免二次创伤或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费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并截瘫的疗效差异及内固定装置的利弊。方法:对1996~2009年240例急性胸腰段骨折脱位伴截瘫所施行的前路Armstrong钢板、Kaneta装置和后路Harrington棒、Luque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前、后路手术神经功能的恢复率分别为88%和76%(P〈0.05),前路手术在解除椎管压迫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上明显优于后路手术。除手术耗时及输血量前路手术多于后路手术(P〈0.05)外,椎体压缩的恢复,后凸角的矫正和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日期方面各术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手术途径及固定方法宜根据脊柱生物力学的破坏程度、脊髓受压的部位进行选择,手术时机最好在伤后3~7d。  相似文献   
4.
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初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IE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35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病人,采用LCP系统切开复位内固定,9例病人进行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病例获7~32个月的随访,平均17.2个月。X线显示骨折均愈合良好,无成角畸形,未发现晚期塌陷导致的背倾、钉板松动及骨折再移位病例,术后功能优良率94.29%。结论 早期切开复位行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各种影响护理质量和造成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的原因,探讨将人文管理用于护理管理中的办法。根据护士的不同性格特征,合理安排工作,改进工作方法,积极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她们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护士的护理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