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多西环素治疗潜伏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潜伏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转阴40例,占95.2%;对照组RPR转阴28例,占7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西环素治疗潜伏梅毒的RPR阴转效果优于苄星青霉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NB-UVB)联合更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带状疱疹患者100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水疱吸收、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水疱的吸收、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更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对组织损伤小,操作简便,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转移因子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支原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两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达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转移因子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支原体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多西环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塞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曾用息斯敏等治疗疗效较差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小剂量多塞平治疗4周,与对照组应用赛庚啶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1.3%、10.0%,对照组治愈率48.0%,显效率12.0%.结论 小剂量多塞平和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程度及持续时间,寻找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99例新生儿窒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重度窒息中产前出血、早产、妊高征居前3位。结论做好围产保健,防治妊娠合并症发生,加强产时监护,加强产、儿科合作,产科管理,提高新生儿新法复苏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本地区银屑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为提高治疗的综合疗效和制定干预银屑病的促发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在怀集县人民医院就医并确诊的82例银屑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82例银屑病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5例,男女性别比为1.4∶1,4~73岁均可初发,初发年龄以20~39岁最多(占51.21%,42/82),平均发病年龄为(32.45±18.25)岁。26.83%(22/82)患者有银屑病家族史,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占68.18%(15/22)。84.15%(69/82)患者认为病情加重与季节有明确的关系,冬季病情加重的占60.86%(42/69)。63.41%(52/82)患者初发部位为四肢、头皮、小腿、肘部,59.76%(49/82)患者发病部位为胸腹背部。80.49%(66/82)患者为寻常型银屑病,处于稳定期的占54.88%(45/82)。40.24%(33/82)患者出现典型皮损,21.95%(18/82)有同形反应史。47.56%(39/82)患者轻度骚痒。调查对象中共有65例患者接受过治疗,其中43.08%(28/65)认为激素外用药有效,26.15%(17/65)认为该病无根治方法。结论银屑病在该地区男性的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20~39岁较多,较多病例有发病诱因,以寻常型银屑病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16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 其中男性89例, 女性71例, 年龄(65.1±8.0)岁, 年龄范围41~78岁。根据ERCP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胆道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感染组(n=30)和未感染组(n=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恶性胆道梗阻患者ERCP术后胆道感染率为18.8%(30/160)。在胆道感染患者体内共检测出病原菌43株, 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4株, 革兰氏阳性菌9株。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多因素分析显示, 合并糖尿病(OR=2.356, 95%CI:1.587~5.441, P=0.001)、括约肌功能障碍(OR=2.651, 95%CI:1.854~6.225, P=0.005)、术前白蛋白<35 g/L(OR=3.225, 95%CI:2.041~5.689, P=0.002)、术前血红蛋白<110 g/L(OR=3.424, 95%CI:2.1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