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 ,31岁 ,未婚。因肛门坠胀感 1个月余 ,伴下腹胀痛半月入院。体检 :一般情况尚好 ,心、肺、口、咽、喉及食道等部位未见异常 ,右下腹可扪及一肿块 ,肛门指检 :宫体右侧有一拳头大肿物 ,质硬 ,左侧附件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Ca1 2 584 7kU/L ,临床拟诊卵巢肿瘤。手术见右侧卵巢被一肿瘤取代 ,瘤组织冷冻检查为鳞癌组织 ,行右侧卵巢癌根治术。病理检查 右侧卵巢肿瘤呈球状 ,大小 1 0cm× 9cm× 7cm ,表面光滑 ,切面实性 ,结节状 (图 1 ) ,灰白色 ,质脆。肿瘤与宫体右壁粘连 ,分界欠清。宫底内膜区有一 1cm× 1cm×0 8…  相似文献   
2.
血管外皮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1942年Stout和Murray首先描述了此瘤系一种富含血管和由一种能伸缩的Zimmerman外皮细胞围绕毛细血管组成的肿瘤。可发生于身体  相似文献   
3.
本院于1965—1984年间病理诊断血管外皮细胞瘤24例,男19、女5例。年龄1.5—70岁,平均28.8岁,62%为30岁以下。肿瘤多见于头、下肢及躯干。本组恶性14例,交界性和良性各5例。恶性肿瘤体积大,病期长,瘤细胞中度至明显异型,每个高倍视野见1—5个核分裂象以及常有坏死出血或侵犯周围组织。局部切除后复发率高,应行广泛切除术,术后补加放疗。  相似文献   
4.
外阴白色病变(白斑)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病变较难治疗,病人亦感烦脑。近年来,我院妇科使用昆明植物研究所新近研究的竹红菌药物治疗112例外阴白色病变病人中,观察其治疗有效率98.21%,其中治愈率28.57%,显效29.46%,好转40.18%。本文对已治愈和显效的病例中取13例病人在原有病变区内重取材切片观察,并就对此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理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斯明  张胜泉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6):367-370,I004
评价脱钙异体骨关移植诱导成骨和成软骨的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除I组左侧桡骨作为正常对照外,余均截去桡骨近段20mm,包括骨膜和关节软骨,分别移植脱钙异体骨关节和不移植。术后2-24周做X线检查,组织学和检查和生物力学试验。  相似文献   
6.
Caroli氏病也称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以前文献多认为它是一种罕见的肝内胆道疾病。近年来,由于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临床发现日渐增多。本院近年收治并获病理证实的Caroli氏病8例,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报导一例极为罕见、原发于子宫的淋巴肉瘤。患者65岁,主诉右侧臀部疼痛(6周)及阴道排流混有血液的脏臭物(2周),于1963年8月17日入院。50岁时已绝经。腹部检查发现耻骨上方有8厘米高的肿块,位于中线及两侧。骨盆检查见阴道有少量血性排出物,宫颈为灰色坏死之瘤组织,  相似文献   
8.
胆囊腺肌瘤病-附30例(包括1例恶变)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胜泉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3):186-188,I050
目的 分析胆囊腺肌瘤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该瘤;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0例胆囊腺肌瘤病的临床和病理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868例手术切除胆囊标本中有胆囊腺肌瘤病30例(3.4%),患者均为成年人(27 ̄80岁,平均57.6岁),男女病例相等(15:15)。18例(60.0%)为局限型,多位于胆囊底部;节段型5和弥漫型分别5例和3例。各型病变均见胆囊粘膜增生、粘膜上皮下陷于肌层或肌层下形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坏死性肠炎又称为“急性节段性小肠炎”“出血性小肠炎”及“肠坏疽”等。此病多发生于小儿,发病急,病死率高,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亦尚未明了。本文报告一例死于此病的产后26小时的婴儿,并对其病因作一简单的讨论。临床资料摘要患儿第三胎足月产女婴。产前检查胎位正常,但有宫内窒息症候,胎心162次/分。产时曾用胎头吸引器助产。产后经输氧等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