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FHR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35例。结果: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优3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7.1%。结论:FHR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低、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病人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拟行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硬化病人100例,ASAⅢ或V级,分别于术前、无肝前期60min、无肝期15、30min、新肝期15、60min、术后 24、48、72 h采桡动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和血清Ca2 浓度, 并于术前、无肝前期60 min、无肝期30 min、新肝期15、60 min应用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与基础值比较,TT在无肝期30 min-术后72 h、PT在新肝期15 min-术后24 h、 AFIT在无肝前期60 min-术后72 h延长,INR在新肝期15 min-60 min升高,DD在无肝期15 min-术后24 h升高,Fg在无肝期15 min-术后48 h降低,PLT在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min降低,血清Ca2 在无肝期15 min-新肝期60 min降低,血温无肝期15 min-新肝期15 min时降低(P<0.05或0.01)。从Sonoclot曲线变化趋势来看,凝血功能在无肝前期和无肝期逐渐下降,刚进入新肝期最下降低最明显。结论肝移植术病人在无肝期和新肝初期其凝血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在人胎成骨细胞培养中,需要检测细胞的增殖率和存活状况,常规使用的方法有细胞计数、蛋白含量测定和3H-TdR掺入。1983年Mosmann[1][2]创立了MTT比色分析法,用于定量研究淋巴细胞的存活、生长和增殖。由于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且无放射性污染之弊,已广泛使用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出血感染引起的慢性肝病性失代偿,或是由急性中毒、病毒或缺血导致的大块肝坏死而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也可以由于肝脏疾病在一些诱发因素作用下出现慢性肝病的急性失代偿性肝功能衰竭,不进行肝脏移植其预后较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疏水蛋白结合代谢物对肝功能衰竭中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胆汁酸或胆红素这些蛋白结合能力强的代谢物(ABT) ,对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进一步的肝细胞合成和解毒功能恶化等方面重要影响因素[1]。体外肝脏支持疗法作为肝脏移植前期的过渡治疗和作为常规的内科治疗的辅助方案应用了几十年。现在这种治疗系统主要分为生物和非生物型两种方式[2]。在非生物型治疗系统领域,几乎所有体外血液处理的技术基础都有研究,主要包括全血置换、血浆置换、血浆成份置换、通过碳和其它吸附剂血浆灌流、血透和血滤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综合治疗方案[3]。对有关代谢蛋白结合毒素在肝功能衰竭和多脏衰的发生发展中关键作用的认识,以及对安全和良好生物相容性治疗技术的需求,促使白蛋白透析概念的研究与发展。这种治疗技术方案的目的,就是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引起副作用的危险下,有效地清除蛋白结合毒素(ABTs)和水溶性毒...  相似文献   
5.
1994年5月10日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成功地完成了1例同种原位肝脏移植术,受者为晚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无肝体外静脉转流术,即采用进口离心式生物泵进行无肝期门静脉、右股静脉向左腋静脉的转流,此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防止阻断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后循环的非生理状态,而对血流动力这和肾功能影响甚微,术后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增加了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术后病人顾活至今,现将手术期麻醉的监测,处理等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10例肺结核短程疗法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无论采用9个月短程疗法或者6个月短程疗法,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随访中未发现复发病例。而且9个月疗程和6个月疗程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别;但后者的药物副作用反应和对肝的损害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小儿Von Gierke病肝移植术麻醉处理一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患儿 ,女 ,8岁 ,体重 17kg。因发育迟缓 ,肝脏肿大 ,经常鼻衄 ,顽固性低血糖 ,诊断为糖原沉积症收入院拟行肝移植术。其兄因相似病情儿时夭折。术前检查患儿发育欠佳 ,腹部膨隆 ,肝缘位于肋下 10cm ,血红蛋白 (Hb) 9 4 8g/L、红细胞压积 (Hct) 2 9%、血小板 (PLT) 2 4 5× 10 9/L、空腹血糖 1 0 2mmol/L、谷草转氨酶 (GOT) 96U/L。术前禁食、水 ,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 0 2 5mg。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 2mg、芬太尼 0 2 5mg、异丙酚 2 0mg、维库溴铵 2mg静注后气管插管 ,行机械通气 ,潮气量 (VT) 2 0 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静脉转流和持续泵注小剂量多巴胺在肝移植围麻醉期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稳定的意义。方法:5例患者无肝期均采用体外静脉转流及持续泵注小剂量多巴胺。观察无肝期及新肝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电解质的变化。结果:体外静脉转流初期5分钟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心排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转流10分钟后迅速恢复正常并维持稳定(P均<0.05);新肝期5分钟由于供肝冲洗不完全导致一部分肝保护液进入体循环,出现一过性高血钾〔(4.1±0.4)mmol/L〕。结论:无肝期应用体外静脉转流对稳定血流动力学有重要意义;而小剂量多巴胺除了支持心功能、稳定循环,还可增加肾血流,保护肾功能,并可预防开放循环后再灌注综合征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中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观察10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可能影响因素,探寻一种快捷、实用的凝血机制检查方法,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ASA Ⅲ~Ⅴ级终末期肝硬化患者100例,分别于手术前、无肝前期、无肝期15、30min、再灌注期15、60min、术毕采血检测DIC凝血全项、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和血清钙离子;并于术前、无肝前期、无肝期30min、再灌注期15、60min应用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与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在无肝前期和无肝期进行性延长,再灌注初期明显延长,以后逐渐好转;血小板计数随手术进行逐渐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逐渐降低,再灌注期后逐渐回升;D-二聚体总体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尤以再灌注期后明显;Sonoclot曲线变化趋势为:凝血及血小板功能进入无肝期后逐渐恶化,再灌注初期最严重,此时Sonoclot曲线几乎呈一水平线;全血活化凝固时间(ACT)延长,凝结速率(clot rate)和血小板功能低下。结论 肝移植术中影响凝血与血小板功能的因素很多,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术中需要密切监测,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较及时、动态测定凝血和血小板功能,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腺病自1908年,由Culleu首次命名以来.其确切的发病机理及病因仍不清楚。本病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多在对其它指征而切除的子宫进行,病理检查时偶然发现.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腺病(包括单发或合并病例)的61例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