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47岁,女性,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时多时少,量多时为平素月经量的2~3倍,伴大量凝血块,伴头晕、乏力,量少时呈点滴状,淋漓不尽,色暗红。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诊断性刮宫术,术后病理结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建议进一步手术治疗。患者经门诊检查以“阴道流血原因待查”收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妇科超声:子宫前位,子宫体大小约6.3 cm×6.1 cm×5.6 cm, 轮廓清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男,60岁,因排便困难伴鲜血便入院,肠镜示距肛门约30 cm处见一息肉样肿物阻塞管腔。术前内镜下病理活检报告:坏死、出血、脓性渗出及少许黏液,见少量异形细胞,考虑恶性肿瘤。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切除肿物为息肉样突起,体积3.5 cm×2.5 cm×2 cm。镜下肿瘤大部分位于黏膜层,向下浸润至黏膜下层,肿瘤表面坏死。肿瘤细胞呈多种形态,为短梭形,卵圆形及多角形,胞浆偏少嗜酸性。细胞核大畸形,核分裂像多见;脉管及神经未见肿瘤侵及,两切端未见瘤,系膜淋巴结15枚,均未见瘤侵及。免疫组化结果:Vim(+),S-100(+),Melan A(+),CD117(+),CK(-),HMB45(-),CD34(血管+),Ki-67(40%+)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未行放化疗及生物治疗,术后11个月死亡。结论: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病死率高、预后极差,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极为罕见,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结果。  相似文献   
3.
1948年Jaffe等[1]首次将软骨粘液样纤维瘤(CMF)与软骨肉瘤相区别,作为独立肿瘤进行描述,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良性软骨源性肿瘤,所有进行切片检查的原发骨肿瘤中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约占1%。10~30岁的患者为软粘液样纤维瘤高发人群,下肢长管状骨的骺端为其好发部位,最常见于胫骨近端。放射线检查特点为:位于干骺端界限清楚的偏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童,11岁,2012年1月因右侧胫骨近端肿物入院.1个月前不慎跌倒,于当地医院就诊,行X线检查发现右侧胫骨近端干骺端病损.专科检查:右侧胫骨内侧近端可触及一实性肿物,大小2 cm×3 cm,质硬,固定,边界清晰,无压痛,周围皮肤皮温正常无破损,右侧膝关节运动功能正常.常规检查:血白球比例轻度增高(2.6),碱性磷酸酶增高(184 IU/L),胆碱酯酶增高(12 763 IU/L),间接胆红素降低(2.5 μmol/L).右侧膝关节正侧位片显示胫骨近端干骺端内侧椭圆形病损,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晰(图1).行MRI检查显示T2WI可见胫骨近端干骺端内侧高信号,类椭圆形,边界清晰,周围见均质信号带,局部有分隔(图2).  相似文献   
5.
6.
1病例报告患者男,64岁。因头痛20日入院。头部MRI平扫及增强片示:左侧额叶、右侧侧脑室后角区可见类圆形长、等T1,长、等T2混杂异常信号,边界不清,周围可见片状水肿信号。增强扫描各病灶均见不均匀强化及边缘环形强化,左侧额叶可见片状T1WI无强化低信号带,右侧侧脑室后角受压(图1)。头部磁共振波谱成像示:左侧额叶T2高信号病灶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值明显降低,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