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斜卧截石位微创经皮肾镜(MPCNL)与输尿管软镜(FURS)的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斜卧截石位MPCNL组和FURS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FURS组术中出血、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斜卧截石位MPCN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卧截石位MPCNL组结石清除率高于FURS组,手术时间短于FURS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卧截石位MPCNL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略高于FURS组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卧截石位MPCNL和FURS两种术式均有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但FURS比斜卧截石位MPCNL出血量更少,可缩短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挖掘并验证前列腺癌转移的关键枢纽基因。方法 对前列腺癌全基因组芯片GSE6919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通过R语言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WGC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在 TCGA 公共数据中分析基因表达量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设计和验证针对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HNRNPA2B1的小分子干扰片段,通过MTT、流式细胞术、克隆形成、Transwell等实验验证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系生长、凋亡、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PCA分析显示癌转移组和原位及癌旁组明显分开聚类,基因表达差异显著。WGCNA分析得到与癌转移组密切相关的模块,与干细胞分化、氨基酸代谢及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进一步筛选得到与前列腺癌发生相关的(BDH1、PAK4、EXTL3)和转移相关的(NKTR、CTBP2、HNRNPA2B1)6个枢纽基因,在TCGA数据库中有表达差异,且与患者的总生存期相关。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NRNPA2B1小分子干扰成功;干扰片段转染PC3及LNCap细胞,MTT实验结果显示沉默HNRNPA2B1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沉默HNRNPA2B1可诱导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显示沉默HNRNPA2B1可抑制其克隆形成,Transwell实验显示沉默HNRNPA2B1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结论 发现前列腺癌发生相关的BDH1、PAK4、EXTL3和转移相关的NKTR、CTBP2、HNRNPA2B1 6个枢纽基因,为前列腺癌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等离子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PKEP)与前列腺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6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PKEP治疗,对照组采用PKR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质量、留置尿管、术后卧床和住院时间相关手术指标;观察术后急性尿潴留、尿道刺激、尿路感染早期并发症以及膀胱颈硬化、尿道狭窄、尿失禁中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前列腺生活质量评分和尿道功能改变。结果:观察组前列腺切除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留置尿管、术后卧床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8,P0.01)。术后随访1个月时,两组前列腺QOL评分及Qmax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PSS评分及RU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时,两组Qmax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PSS、前列腺QOL评分及RU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两组IPSS评分及RUV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列腺QO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ma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EP及PKRP均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PKEP切除增生组织更彻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尿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恢复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联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羟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水平、复发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最大尿道压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最大尿道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7,P=0.045)。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6,P=0.030)。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联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腺性膀胱炎可明显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水平、临床症状,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5年5月-2019年3月期间有6例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精子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6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5.4±8.9)min,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例,发生率为16.67%,平均住院时间为(2.7±0.6)d,术后精子质量明显提升。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比较好,手术治疗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精子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在临床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通气模式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动脉血气及气道压的影响。方法100例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增加机械通气频率3次/min(每分钟通气量增加16.0%左右),对照组增加机械通气频率2次/min(每分钟通气量增加24.0%左右)。对比两组患者CO2气腹前后的动脉血气、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气道压力(Paw)。结果气腹前,两组患者的pH、PaCO2(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aw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两组患者的pH较术前有所升高, PaCO2、PETCO2、Paw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观察组患者的pH高于对照组, PaCO2和Paw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呼吸功能的监测极为重要,应用每分钟通气量提高24.0%进行调节,可有效改善CO2气腹导致的PaCO2增加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与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5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结石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膀胱碎石(或取石)合并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及术后3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Qmax以及效果。结果:54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85.8±59.1)m L、平均住院时间(13.5±3.5)d,未发生大出血及膀胱损伤。术后随访3个月,未发现真性尿失禁,无严重血尿,但出现2例感染,1例狭窄。患者术后3个月的IPSS评分、QOL评分、平均Qmax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3、30.1、28.4,P=0.00、0.00、0.00)。结论:前列腺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势,且患者治疗后远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经验和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6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患者的PSA、IPSS、QOL,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03±32.3 min,平均出血量62.6±34.4 mL,无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7.4±1.1 d。术后3月Qmax 19.8~26.3 mL/s,平均23.2±1.7 mL/s;IPSS 6~17分,平均11.6±2.5分;QOL 0~3分,平均1.26±0.78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1、29.5、36.6,所有P0.001。术后5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1例发生术后尿道狭窄,经对症处理情况改善后出院。平均随访15.68±7.32月,均未出现尿潴留,排尿畅。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TUPKP)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BPH伴膀胱结石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弹道碎石联合TUPKP,观察组行钬激光碎石联合TUPKP。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IPSS评分、Qmax及RUV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钬激光碎石术联合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BPH伴膀胱结石,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降低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因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65例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33例)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32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相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冲洗液量和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值亦明显低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术后复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的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结论 对于巨大前列腺增生,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的优势更明显,能更完全地切除腺体,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