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38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情况。结果:38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均圆满进行,未出现一例失败。结论:肺癌患者手术术前积极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术中仔细操作,术后防治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60岁。活动后心悸、气促5年。查体: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右锁骨中线外1cm处,胸骨右缘第2肋间闻及舒张期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胸部X线片、胸腹部CT均显示完全性内脏反位(图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未显影。超声心动网提示:主动脉瓣膜形态、结构未见异常,舒张期中度至重度反流。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右位心,左心室肥厚。术前诊断:内脏全反位,右冠状动脉缺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16岁。主因“胸闷、气促1个月余”于2010年3月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右后外侧胸壁可见梭形低密度阴影,向肺野内凸入,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大小约6cm×4cm,CT值为-150Hu。胸部超声检查:右侧胸部腋后线第8、9肋间壁层胸膜部位可见大小约6cm×4cm梭形低回声肿物,边界清。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5个月余,伴胸骨后疼痛1周”于2010年1月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食管X线钡餐造影见食管下段长约5 cm不规则扩张,局部充盈缺损,近端食管扩张不明显.胃镜示:距门齿32 cm食管左前壁有一长约5 cm不规则肿物,质硬.活检病理报告:恶性肿瘤(恶性间质肿瘤可能).患者在全身麻醉下经左侧开胸行食管肿瘤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术后病理镜检:富含细胞,缺乏基质,可见凝固性坏死,细胞核细长,核仁较小,每10个高倍镜视野可见2~5个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检测: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100(+);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示病变符合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向神经方向分化.术后随访1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复发及转移征象.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9岁.因"餐后胸骨后不适10年,加重半年"于2010年10月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食管x线钡餐造影见食管下段一约7 cmx5 cm大小憩室影,基底部较宽,憩室内可见有钡剂潴留.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0岁。因体检发现纵隔占位5d于2011年8月23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示左肺门有一高密度肿块阴影,部分与心影重叠(图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临床特征及其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1例胸腺瘤合并PR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该例患者术后早期PRCA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胸腺瘤合并PRCA是一种少见疾病,外科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也是其他综合性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肺部表皮样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3岁.因"胸闷、气促"3个月于2010年8月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左肺下叶背段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囊性肿物,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大小约4 cm×3 cm.术前诊断:左肺下叶囊性肿物.在全身麻醉下经左侧第6肋间后外侧切口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下叶背段,大小约4 cm ×3 cm×3 cm,呈囊性,局部与胸膜粘连.单纯切除囊性肿物,囊腔内为黄色黏稠液体及豆腐渣样物质.术后病理报告:肺部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TNM分期将其分为食管癌早期组、中晚期组,并选取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及不同分化程度食管癌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进行比较;对PLT计数、MPV、FIB、D-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食管癌早期组、中晚期组PLT计数、MPV、FIB、D-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T、APTT、T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中晚期组PLT计数、MPV、FIB、D-D较早期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有升高趋势,TT有下降趋势,但与早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食管癌患者比较,PLT计数、MPV、PT、APTT、TT、FIB、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MPV、FIB、D-D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存在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异常,PLT计数、MPV、FIB、D-D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测老年食管癌患者病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