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3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注射疗法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枯痔药物(以痔全息为代表)在外痔、混合痔的治疗中效果尤为明显。它能迅速而有效地起到止痛作用,同时又能使痔组织坏死脱落,以新生上皮组织覆盖创面,获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枯痔疗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临床不易克服,如:注射剂量不易掌握,  相似文献   
2.
兔体外循环动物模型的建立(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右颈总动脉逆行插管灌注,右颈总静脉插管至右心房行静脉引流,成功地建立了48个兔体外循环动物模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于1996年8月至10月对50只家兔进行了实验。实验中应用Sarns7000单泵,3mm内径硅胶泵管,4mm内径的静脉引流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最佳肺泡内氧浓度及温度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离体兔肺在不同肺泡内氧浓度及不同温度下用非氧合血行肺动脉灌注30分钟测定支气管包灌洗液中血浆白蛋白(ALB),肺表面活性蛋白(SP,SP-A,SP-B,SP-C)占总蛋白含量的百分比,PS的活性并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 肺泡内氧浓度与SP含量及活性成正比,与ALB含量成反比(P〈0.01);肺泡内温度与ALB含量成正比,与SP含量及  相似文献   
4.
兔体外循环肺损伤时肺表面活性蛋白的变化及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SP)含量和活性的改变,探索最佳肺泡内氧浓度及温度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家兔,经右颈总动脉逆行插管,右颈总静脉插管至右房的方法建立兔体外循环(CPB)。在20℃、30℃时,阻断主动脉、停呼吸机后,分别向肺内按潮气量注入50%O2、100%O2,测定BALF中白蛋白(ALB)、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SP-C)的含量百分比、肺表面活性剂(PS)的活性,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随着氧浓度的增加,BALF中ALB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而SP的含量和活性则明显增加(P<0.01)。20℃组ALB含量明显小于30℃组(P<0.01)。20℃组,SP的含量及活性均大于30℃组(P<0.01)。各实验组与正常组对照,除20℃、100%O2肺充气组外,其余组的SP-A、SP-B、SP-C含量百分比均明显小于正常组(P<0.01)。结论 (1)体外循环时肺损伤明显,并减低了SP的含量和活性。(2)BALF中SP、ALB含量及PS活性的测定是评价兔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可靠指标。(3)100%O2肺泡内充氧和低温,对兔体外循环SP的合成活性和肺Ⅱ型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在临床肛管、直肠周围异物并不多见。且金属异物或骨性异物(如鱼刺等)因X线定位准确且较固定,也容易取出,或因创口感染时也容易取除。但每遇玻璃异物时(如体温表等)因X线不能显影,创口也很少感染,容易闭合,故难以除出。经多年数十例临床处理,总结出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