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脓肿2例报告及近10年国内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2例前列腺脓肿病例及文献复习,评估我国前列腺脓肿的新特点。方法:报告2例前列腺脓肿病例,以前列腺脓肿作为关键词或篇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06年的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2病例既往均无糖尿病史但均有血糖升高,1例发病前曾行下尿路器械检查。2例均表现为显著排便困难,会阴疼痛伴有高热,外周血白细胞均不高,尿常规检查无感染表现。病例1通过MRI确诊,脓肿破溃至尿道经用抗生素痊愈;病例2通过经直肠B超及CT确诊,经直肠B超穿刺引流后治愈。荟萃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留置尿管或尿道器械操作是前列腺脓肿的主要致病因素,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临床表现主要是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及会阴疼痛,多数患者经B超确诊,需行穿刺引流或开放手术引流。结论:现阶段前列腺脓肿表现不典型、可疑病例应及时行经直肠B超或CT检查确诊,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纵隔血管瘤及淋巴管瘤的MSCT表现,提高对此类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5例经病理证实的纵隔血管瘤及淋巴管瘤,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血管瘤4例,表现为纵隔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静脉石为其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或延迟强化。淋巴管瘤7例,表现为纵隔均匀低密度灶,可包绕纵隔结构或沿纵隔大血管间隙弥漫生长,增强扫描呈囊性不强化或仅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血管淋巴管瘤4例,表现变异较大,以血管瘤为主者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密度多不均匀,增强扫描实性成分与静脉强化相似;以淋巴管瘤为主者表现为低密度灶内可见静脉成分(静脉石或小血管影)。结论:CT对纵隔血管瘤及淋巴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指导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TRAMP前列腺癌小鼠模型肿瘤的病理特点,评估其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价值.方法:10只28周龄TRAMP小鼠,提取鼠尾DNA作基因型鉴定,安死后,探查腹、盆腔淋巴结、肝脏、肺等器官,观察有无转移灶,摘取前列腺,10%福尔马林固定过夜后转移至70%酒精备用.固定组织石蜡包埋,5um厚度切片后,HE染色作组织学检查.T抗原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共筛查98个子代,雌性子代T抗原PCR阳性率为50%,雄性子代T抗原阳性率为48.5%.28周龄TRAMP小鼠前列腺肿瘤成瘤率为100%(10/10).前列腺病变表现为从早期前列腺上皮内瘤到晚期腺癌、转移癌演变的各种特点.10例中有6例出现腹盆腔淋巴结肿大,3例出现肺部转移,1例出现肝脏转移,1例出现上肢皮下组织转移.免疫组化染色见前列腺肿瘤组织中高表达T抗原.结论:TRAMP小鼠模型的病理特点适合前列腺癌发病机制及其进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nti-EGFR-PEG-SPIO纳米分子探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高表达肺腺癌细胞的靶向性及利用MRI对其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anti-EGFR靶向纳米分子探针(anti-EGFR-PEG-SPIO)及非靶向纳米分子探针(PEG-SPIO),行电镜(TEM)观察,并测量水合粒径及弛豫率等表征。之后将不同Fe浓度(0、10、20、40、60、80 μg/ml)的anti-EGFR-PEG-SPIO和PEG-SPIO分别与H460细胞孵育2 h后,进行体外MR成像,观察其T2WI信号强度及信号强度变化率。行H460细胞普鲁士蓝染色和电镜观察细胞摄取Fe情况。结果 不同Fe浓度anti-EGFR-PEG-SPIO及PEG-SPIO探针分别与H460细胞孵育2 h后,前者显示H460细胞的信号强度随Fe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减低,Fe浓度为60 μg/ml时,相对于0、10、20、40、80 μg/ml,信号强度变化率约为-58.2%、-82.7%、-94.4%和-98.3%;而后者显示H460细胞信号强度减低相对不明显。普鲁士蓝染色及TEM结果显示anti-EGFR-PEG-SPIO的H460细胞内可见大量铁颗粒沉积,而PEG-SPIO的肿瘤细胞内仅可见少量铁颗粒沉积。结论 自行制备的anti-EGFR-PEG-SPIO分子探针对H460肺腺癌细胞具有靶向效应,采用3.0T MR扫描仪可对其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并发体循环空气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12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资料,根据穿刺过程中及穿刺结束后胸部CT观察是否伴发体循环空气栓塞,将其分为并发体循环空气栓塞组(气栓组)与无体循环空气栓塞组(对照组)。以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间患者因素(年龄、性别、是否咳嗽、是否有肺气肿)、病灶因素[病灶最大径、位置(上、中叶或下叶)、深度(穿刺方向胸膜到病灶边缘的距离)、病灶性质(实性、部分实性)]、穿刺过程因素[穿刺时病灶实际位置是否高于左心房水平、穿刺体位、是否应用套管针、取样次数、手术时间(开始进行病灶定位扫描到手术完成后复查CT结束的时间)、术后是否有气胸和周围肺野出血]的差异。结果 12例(12/1 121,1.07%)发生体循环空气栓塞,其中11例(11/12,91.67%)于左心室检出气体,仅2例出现明显症状。穿刺时病灶实际位置是否高于左心房位置及穿刺过程中是否咳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4)。结论穿刺时病灶实际位置高于左心房位置及穿刺过程中咳嗽可能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体循环空气栓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GC方案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近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citabine+Cisplatin,GC)方案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1例尿路上皮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膀胱癌17例,输尿管癌3例,肾盂癌1例。化疗前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测均正常。全身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000mg/m。,静脉滴注30rain,第1、8天各1次;顺铂70mg/m^2,充分水化,静脉滴注30~60min,第1天。21d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完成1个周期11例,2个周期4例,3个周期4例,4个周期2例。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6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47.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多为轻中度。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方案是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方法,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影像组学特征对于晚期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4月至2019年09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39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其中237例作为训练组,102例作为验证组,从患者胸部CT动脉期及静脉期图像中各提取396个影像组学特征。依次应用mRMR和LASSO在训练组进行特征筛选。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利用RO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并在验证组中进行验证。结果:采用LASSO从动脉期图像中筛选出15个特征建立动脉期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中为0.75,在验证组中为0.70。应用LASSO从静脉期图像中筛选出5个特征建立静脉期模型,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中为0.69,在验证组为0.68。将动脉期及静脉期图像中提取的396个特征联合分析,应用LASSO筛选出10个特征建立联合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为0.76,在验证组为0.74。结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对于晚期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动脉期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静脉期模型,动脉期与静脉期的联合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手术建立皮肾通道的学习曲线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建立皮肾通道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7年7月由一名泌尿外科医生完成的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60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6组,每组10例,比较各组皮肾通道建立时间及清石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第1组建立皮肾通道时间为(15.0±2.7)min,第2组为(14.0±2.1)min,第3组为(10.2±1.2)min,第4组为(5.8±0.7)min,第5组为(7.5±1.2)min,第6组为(6.6±0.9)min。方差分析组间皮肾通道建立时间有显著差异(F=5.77,P=0.000),2组间比较第1组与第4组(q=5.655,P〈0.05)、第1组与第5组(q=4.610,P〈0.05)、第1组与第6组(q=5.163,P〈0.05)、第2组与第4组(q=5.040,P〈0.05)、第2组与第5组(q=3.995,P〈0.05)、第2组与第6组(q=4.549,P〈0.05)皮肾通道建立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余2组间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6组的清石率分别为70%、60%、70%、80%、90%及70%,各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χ2=2.727,P=0.742)。结论学习经皮肾镜手术是个渐进的过程,完成30例手术后开始熟悉B超引导下建立皮肾通道,缩短建立皮肾通道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通路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5月~2008年6月由一个手术小组完成110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62例采用肋间通路(第12肋上)经皮肾镜取石术(肋间通路组),48例采用肋下通路(肋缘下)经皮肾镜取石术(肋下通路组)。术前肋间通路组和肋下通路组分别有45例和36例行CT结石三维重建。结果肋间通路组结石取净率为72.6%(45/62),肋下通路组结石取净率为60.4%(29/48),2组结石取净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818,P=0.178)。肋间通路组手术时间(78.6±5.1)min显著短于肋下通路组(102.4±7.1)min(t=-20.454,P=0.000)。肋间通路组及肋下通路组各有1例需要输血,肋间通路组有1例发生气胸,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肋间通路经皮肾镜取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